有人会突然发现自己的牙齿变长、牙缝变大、齿根开始暴露、牙根变得敏感,这些都是牙龈萎缩的症状。牙龈萎缩是一种常见病,因牙周疾病所引起,在牙龈低部有牙结石,牙结石可以造成牙龈萎缩、牙齿松动脱落等。
牙龈萎缩是怎么回事?
牙龈属于牙周组织,是负责支撑和保护牙齿的一种物体。因牙周病引起的反复炎症导致牙龈吸收过多,从而发生萎缩,其表现就是本来可以包住牙齿牙根部分发生了退缩,暴露了部分牙根。
牙龈发生退缩,会造成哪些后果?
1、影响口内美观:会出现牙根外露,黑三角等现象。
2、牙齿敏感:牙根因为失去牙肉的保护而感到敏感,无法抵御外界的刺激,严重的可能影响牙神经造成牙髓疾病。
3、牙齿龋坏:牙缝因为没有牙龈覆盖而暴露、变大,会让食物嵌塞其中,造成牙龈流血、炎症加重、牙齿根面形成龋坏。
如有以上症状的患者,可以先到正规口腔医院进行相关检查,在医生确定病情后,可以根据自身的条件选择科学有效的方法对此类疾病进行治疗。
牙龈萎缩的原因有哪些?
1、牙周疾病:牙龈因为炎症的反复刺激而导致牙槽骨退缩和牙肉与牙齿的依附关系丧失,牙龈慢慢萎缩,暴露出牙根。
2、牙齿拥挤:一旦有了牙齿拥挤,牙齿表面覆盖的牙槽骨就会越来越薄弱,如果这种情况下,一旦咬东西不得当或习惯不佳,就有可能会造成牙槽骨进一步吸收,从而造成牙龈萎缩。
3、刷牙方法不对、用力不当,都会刺激牙龈,“从而锯”掉牙槽骨和牙龈。另外,不正确地使用牙签也会刺激局部的牙肉和牙槽骨,形成牙龈萎缩。
4、若有做得不好的假牙,比如活动假牙的固定装置(卡环),刺激了牙龈,便会发生炎症,从而造成牙龈萎缩。
如何预防牙龈萎缩?
1、保持口腔清洁是延缓牙龈萎缩的最有效方法,因此,定期洗牙尤为重要。
2、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每天刷牙至少2次,且晚睡前的一次必不可少。养成每晚或定期用牙线,是更好、更实用的预防牙龈萎缩方法。
3、定期到医院口腔科检查,防治炎性口腔疾病。牙周炎、牙结石、口腔溃疡、牙龈炎、牙龈脓肿、食物嵌塞及不大合适的假牙等,都是刺激引致牙龈萎缩的原因,所以应及时治疗;对于已经萎缩的牙龈,可以实施手术治疗。
关键词: 牙龈萎缩怎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