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等11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支持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改革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提出15条具体政策措施,进一步推动广西壮族自治区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高质量发展。
《通知》提出,支持试验区加强国际医学交流合作,举办国际医学创新合作论坛、中国—东盟传统医药论坛、中国—东盟食品安全与营养健康合作论坛等,构建与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东盟国家在传统医药、食品健康领域技术交流与信息共享合作机制,开展公共卫生领域政策对话,促进国际医学交流与合作。同时,建设区域医疗中心、应急医疗物资储备库等公共卫生项目,开展区域性典型疾病和重大传染病等研究。支持国内外知名医药高校、医疗机构在试验区合作办学、办医,开展国际卫生行政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培训。支持试验区建设国家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医药领域重点实验室,鼓励传统医药经典名方和食药物质多用途开发。支持建设综合保税区、知识产权保护中心,鼓励进口仿制药申报注册,促进医药产业国际合作。
《通知》明确,支持增设防城港市为药品进口口岸城市,办理生物制品、首次在中国境内销售的药品进口通关备案工作。优先审查进口新食品原料,优化医药科研用品进口审批流程,推动医药创新发展。
6月17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新闻办举行广西高水平建设防城港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新闻发布会。会议透露,防城港市建立国际医学开放试验区,试验区以实验动物繁育、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传统医药开发作为三大主导产业。此外,还将建设全国首个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
记者从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试验区建设思路主要包括四方面:一是以服务国家总体外交大局为导向,务实开展国际医学健康交流合作;二是创新发展现代医药产业;三是聚集发展传统医药与食品产业;四是建设区域医疗中心,提升区域性疾病防控救治能力。其中,食品安全与营养创新平台依托东兴中药材进口通关开放边境口岸等优势,充分利用广西及周边省份乃至东南亚极其丰富的食药同源物质,打造国际性营养食品集散中心和加工基地。
目前,试验区已开工建设医药制造产业园、医疗服务产业园,建成并投入使用5万多平方米的医学创新赋能中心,建设的地中海贫血筛查救治中心、热带病专科医院等一批专科医疗机构预计2022年建成投入使用。
此外,一批国家级产业服务平台也在试验区落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