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河北省承德市、山西省文水县连续报告炭疽病例或疑似病例。这提示,炭疽病发生风险不容忽视,应尽快织牢织密疫情防控网。
目前,我国已基本控制了炭疽病的流行,但自然疫源地环境中的炭疽杆菌难以根除。近年来,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但规模化、集约化水平还不高,农牧民等重点人群防疫知识不足,动物疫病防控的检疫、免疫等措施落实不到位,加之患病动物扑杀补偿标准较低,私自宰杀、出售病死牲畜现象屡见不鲜,易造成疫情扩散传播。还需要注意的是,近年来我国炭疽疫情已降至较低水平,部分地方政府和相关部门对防控工作有所放松,且炭疽流行地区多为经济欠发达地区,基层防疫体系薄弱,防控能力不足,这些都影响了防控工作的开展。
做好炭疽防控工作,首先,应借助联防联控机制,加强部门间合作。作为人畜共患病,炭疽防控仅靠卫生健康部门是远远不够的,各地卫生健康、农业农村、公安及市场监管等部门应加强合作,联合开展防控督导和调研,共同督促和指导地方政府落实防控工作。发生炭疽疫情的地区,则要做好炭疽感染动物及其肉制品的调查处置,及时掌握病死牲畜或肉类的去向并及时追回,避免流通到市场,降低扩散风险。
其次,应持续加强人间炭疽疫情监测。由于近年来跨地区牲畜交易增加,尤其是病死畜贩运导致传染源扩散,非农牧区省份也先后有炭疽疫情发生。这提示,要加强对农牧区群众,以及非农牧区从事牲畜养殖、贩运、屠宰等相关行业重点人群的健康教育,避免接触病死畜,发现症状及时就诊。同时,加强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培训,提高一线医务人员对炭疽的警惕性和诊断意识,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
最后,发生疫情的地区,信息发布要务实稳妥、实事求是,及时回应社会关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