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 什么是骨密度?骨密度检查方法有哪些?

2021-10-21 15:51:43
来源:每日新报

10月20日是“世界骨质疏松日”,今年“世界骨质疏松日”的中国主题是:骨量早筛查,骨折早预防。

据了解,伴随着中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骨质疏松和脆性骨折患者数量都呈现显著上升趋势。骨质疏松患者是发生脆性骨折的高危人群,骨质疏松症患者或将面临髋部、椎体、桡骨远端等多处脆性骨折威胁,给个人、家庭、社会带来严重负担。

相关专家倡议骨密度检查纳入常规体检,尤其倡议女性65岁以上和男性70岁以上者,女性65岁以下和男性70岁以下有一个或多个骨质疏松危险因素者、有脆性骨折史的成年人等重点人群一定要知晓自己的骨密度。

如何让健康骨骼不打“折”,天津市第三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邸阜生建议首先应该学习骨质疏松症知识,防骨松、防骨折。

什么是骨密度?

骨密度,全称是骨骼矿物质密度,是检测骨骼强度的一个重要指标,以克/立方厘米表示,是一个绝对值。在临床使用骨密度值时,由于不同的骨密度测试仪器的绝对值不同,所以通常使用T值,判断骨密度是否正常。T值是一个相对值,正常参考值在-1和1之间,当T值低于-2.5时,则为异常。骨密度检查作为一个预测指标,可以让人们在骨折前发现自己的骨质是否可能“疏松”。

骨密度检查方法有哪些?

目前,医院里常用的骨密度测定的方法有: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DXA)、超声波骨密度测定、定量CT(QCT)立体骨密度测定。其中,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是世界卫生组织公认的诊断骨质疏松症的金标准。

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采用低剂量的X射线透过不同组织(例如骨骼、软组织)后的能量差异来区别不同结构的穿透性(即密度),通过检查腰椎、髋部和手腕等部位的骨密度的改变来预测骨折风险。

骨密度检查结果怎么看?

骨密度仪会根据患者测出的骨密度数据,自动算出T值和Z值数据。

1.T值。是检查所得到的骨密度(BMD)数据,与同性别、健康的年轻人的骨峰值数据库作比较,可以理解为“你的骨密度与30岁健康人相比的差距”,是诊断骨质疏松症最有意义的指标。如果在骨密度报告单中任何一个部位的骨密度T值小于-2.5,即可诊断为骨质疏松症。

2.Z值。采用标准差(SD,standarddeciations)作为单位,相对于30岁健康人的平均值,(+)代表骨密度更高,(-)代表骨密度更低。简单来讲,可以理解为“你的骨密度和跟你同体重同年龄的预期值的比较”。

由于随年龄逐渐增大,平均骨密度逐渐下降,Z值所反映的同龄人相对值就很难显示出足够的差异,从而影响诊断的准确性,临床主要应用于对儿童、绝经前女性、50岁之前男性的骨质疏松症诊断。

注意事项

1.在做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前的24小时内不能服用钙片;

2.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时应穿宽松舒适的衣服,取出钥匙、硬币、发夹、皮带扣、纽扣等金属物件;

3.如果近期做过钡剂检查或造影剂加强的检查,需过2周后再进行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

4.为防止辐射,孕妇不建议做双能X线吸收法测定。

对于有骨质疏松危险因素的人群,应该尽早进行骨密度检查,尤其是绝经后妇女和老年人每年应该进行一次骨密度检查。希望大家早期筛查骨密度,早期预防骨折的发生。

关键词: 世界骨质疏松日 骨量 骨密度 检查方法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