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你的血糖控制达标了吗?2型糖尿病的血糖总体控制目标是糖化血红蛋白(HbA1c)控制在7%以内,空腹血糖4.4~7.0毫摩/升,餐后血糖<10.0毫摩/升。血糖在全天的波动不能太大,需要控制在以上范围区间,过低及过高的血糖均会影响患者的预后。
对非糖尿病患者来说,低血糖的诊断标准为血糖<2.8毫摩/升,而接受药物治疗的糖尿病患者只要血糖<3.9毫摩/升就属于低血糖。低血糖的临床表现与血糖水平以及血糖的下降速度有关,可表现为交感神经兴奋(如心悸、焦虑、出汗、头晕、手抖、饥饿感等)和中枢神经症状(如神志改变、认知障碍、抽搐和昏迷),老年患者发生低血糖常表现出行为异常或其他非典型症状。有些患者发生低血糖时可无明显的临床症状,称为无症状性低血糖。当血糖<3.9毫摩/升时应采取措施,防止血糖进一步下降,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减少再次出现低血糖的风险。
控制不达标的高血糖状态也会给患者带来严重危害,比如空腹血糖高于7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高于10毫摩/升会显著增加急性和慢性并发症的风险,而且血糖越高,危害越大。当空腹血糖为7~10毫摩/升、餐后血糖高于10毫摩/升时,需及时调整患者目前治疗方案;若空腹血糖大于10毫摩/升,多半需要请医生启动胰岛素治疗;对于HbA1c≥9.0% 或空腹血糖≥11.1毫摩/升,并伴有明显高血糖症状的患者,需及时住院调整方案,实施短期(2 周~3 个月)或长期的胰岛素强化治疗。
糖尿病患者可大致依据以下情况判断自己的血糖控制程度,控制一般、不好甚至极差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寻找控制不佳的原因并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优:空腹血糖在4.4~6.1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4.4~8.0毫摩/升,可以继续目前生活方式和药物治疗。
良:空腹血糖在6.1~7.0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8.0~10.0毫摩/升,需要调整好生活方式,必要时医生指导下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中:空腹血糖在7.0~10.0毫摩/升,餐后2小时血糖在10毫摩/升以上,或者偶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应及时就医,在专科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差:空腹血糖超过10.0毫摩/升,糖化血红蛋白超过9%,或者常出现低血糖的患者,建议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必要时住院诊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