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两个月的研究和制定,6月16日,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中小学生一次性使用口罩》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这也是国内首个学生口罩标准。
有专业人士指出,由于原有口罩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校园特殊卫生防疫要求,急需一个明确的标准来填补相关空白。
湖北这项标准的出台和实施,将为各地学校、家长选用合格的学生口罩提供有力的标准技术支撑。
有学生口罩符合医用标准
“我们符合相关检测标准的,绝对没有问题的。”
在某宝平台的一家学生口罩专卖店,客服向记者坚称口罩符合标准,但却无法提供相关检验报告。
在这家店面内,学生口罩被做成了各种颜色,还有不同的图案。从构造上来看,这些口罩跟普通医用口罩没有太大区别,都是两层无纺布中间加入熔喷布。13元可以买到20只。
宣传页面上印着“防粉尘雾霾、空气传染”的字样。但实际上,相关功能性到底如何,一般消费者无法知晓。
在另一家月销量60万+的学生口罩网店,记者看到一份标准的检验报告,明确显示该款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达到98%,高于95%,达到《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的标准。
有检验报告的店面,销量当然会大很多。
不过,达到这个标准,能够过滤细菌了,那么中小学生戴上就能够确保健康了吗?这个口罩能够同时起到过滤粉尘的作用吗?不见得。
校园卫生防疫有特殊要求
“后疫情时代,原有的口罩标准已经不能满足学生校园特殊卫生防疫的要求。”
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相关负责人介绍,现行口罩标准主要分成两个体系,其中一个是医用口罩,包括医用外科口罩和一次性医用口罩等。这类口罩主要注重的是细菌过滤效率是否达标;但其对颗粒物过滤的标准一般只有30%。
另外一种就是工业用防护口罩,针对在工业环境下的粉尘、油漆等,对颗粒过率的效率非常高,对防细菌这块就比较忽视。
在两种口罩的中间地带,就有一个空白区域——既能防细菌,又能过滤颗粒物这样“多用途”的口罩。这就是《中小学生一次性使用口罩》标准达成的目标之一。
另外,由于中小学生尤其是小学生的肺部正处于生长发育期,对口罩的呼吸压差要求比较高。
一般来说,口罩防护效果越好,呼吸的阻力也就越大;对于发育期的孩子,需要在保证防护效果好的同时,尽量减小呼吸差,保护孩子的肺部发育,这对口罩的用料要求也就更高了。
高标准发布实施
今年4月,湖北疫情区域稳定之后,复工复产复学提上议事日程。
经省市场监管局质量发展处对我省多家口罩生产企业的调研,发现中小学生口罩无标准可依。
为了给中小学生做好防护,省市场监管局、省纤维检验局、广州检验检测认证集团等相关技术机构,依托湖北省纺织工程学会,发挥湖北省作为全国非织造布生产基地的产业优势,联合相关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开始研制《中小学生一次性使用口罩》标准。
6月16日,湖北《中小学生一次性使用口罩》团体标准正式发布实施。这也成为全国首个学生口罩标准。
根据该标准,将细菌过滤效果提高到98%,达到国际领先标准;颗粒过滤效果达到85%以上,远高于一次性医用口罩和医用外科口罩。
在安全风险控制方面,标准在鼻夹耐折性、PH值、甲醛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微生物指标、环氧乙烷残留量、荧光物、阻燃性能等方面提出要求,避免对学生身心健康造成影响。
舒适性技术要求方面,主要对通气阻力、口罩带断裂强力、折叠比等指标做出规定。
标准的实施,为各级学校、家长选用合格的学生口罩提供了有力的标准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