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湖泊察汗淖尔只剩最后一滴泪 生态屏障正变为盐尘暴策源地

2020-07-28 10:54:00
来源:半月谈

昔日碧波荡漾的水面消失殆尽,途经此地产卵的候鸟也不见踪影。高原湖泊察汗淖尔,由于干旱少雨和周边地区地下水超采,水面几近干涸,裸露的湖床变成盐渍荒滩。近年来,察汗淖尔4至6月份刮起沙尘暴,成为悬在北京头上的沙源地,威胁京津冀地区的生态环境。

天然湖泊消失殆尽

察汗淖尔位于河北省张家口市尚义县大营盘乡与内蒙古自治区商都县交界处,1/3处于尚义县境内,属内蒙古高原南缘,周边分布着华北最大的10万亩天然草场。察汗淖尔距离北京直线距离240公里,是华北地区现存最大的内陆咸水湖。

根据全国第二次湿地资源调查显示,察汗淖尔是河北省永久性咸水湖之一。2012年,原国家林业局在察汗淖尔批准设立河北尚义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公园总面积5400公顷,其中水面3600公顷。

察汗淖尔在蒙古语中意为“银色的湖”。半月谈记者驱车行驶在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昔日一望无际的水面消失在视野中,湖底完全裸露出来,部分空旷的湖床长出矮草,整个区域一片荒凉。

河北尚义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管理处主任王向海说,察汗淖尔曾拥有水面8万多亩。2012年,察汗淖尔湿地面积减少到5万亩左右。2017年以来,因气候干旱,湿地萎缩甚至濒临干涸,湖泊的湖底全部裸露出来。虽然夏季雨水频繁时,可以形成小部分水面。但是,由于地下水超采严重,存不住水。

生活在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的鸟类有142种,湿地内沼泽和季节性河流有着丰富的水生植物和浮游生物,是众多国家重点保护鸟类栖息、繁殖的迁徙地和“加油站”。然而,半月谈记者看到,湖底已经出现龟裂,水生底栖动物和水生浮游动物不见踪影,曾经在此产卵的蓑羽鹤无迹可寻。盐粒在湖床上结晶,大风吹过,扬起一片含盐的尘土。

600多个中央喷灌圈

高强度抽取地下水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调查发现,在冀蒙交界西段的察汗淖尔周围建有600多个中央喷灌圈,高强度抽取地下水,致使察汗淖尔几近干涸。

中科院遗传发育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研究员沈彦俊介绍,湖泊消失以后,动物的栖息地荡然无存。原本生态系统良好的湿地将逐渐演变成沙尘暴发源地,而且还是刮盐尘暴,对植物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半月谈记者从尚义县生态环境局了解到,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濒临干涸以后,周边草场也逐年退化,草原呈现出明显的沙漠化和盐碱化趋势。

尚义县生态环境局局长闫凤东表示,尚义县已经把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列为生态保护区,禁止建设与生态保护无关的任何项目。但是,如果不尽快对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和周边进行治理,最终将导致土地沙漠化。

严控地下水超采,向湖泊湿地生态补水

专家建议,京津冀蒙应建立首都生态屏障区生态环境修复联席会议机制。沈彦俊表示,随着冀蒙交界地区蔬菜与马铃薯产业的发展,地下水位下降严重。他呼吁,根据水资源承载力,科学评估和核定流域内农业灌溉的地下水容许开采量,严格划定地下水禁采区和限采区。实行最严格的地下水管理制度,跨省区市协作推进该区域生态环境修复和保护的共治共享。

同时借助于自然河流,结合人工建设的沟渠、管道等水利设施,构建蓄泄兼筹、丰枯调剂、引排自如、多源互补的河湖水系连通网络体系。闫凤东建议,位于察汗淖尔上游的大青河水库和五台河水库实施生态补水。在大青河上游的大青沟镇建设污水处理厂和中水回用系统,把经过处理的水注入察汗淖尔国家湿地公园,逐年恢复湿地的水域面积。

此外,还应在机构设置、资金投入、区域协作等方面加大湖泊湿地保护力度。专家认为,健全湿地保护管理机构和协调运转机制,在保护性项目落地的同时,加大日常持续性的投入。冀蒙两地共同采取地下水压采、禁牧、退耕还草等措施,改善湿地的生态环境。

关键词: 察汗淖尔 生态屏障 高原湖泊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