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内容和创作人不断涌现 科普为什么越来越“香”?

2020-11-13 11:12:36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坐拥几百万粉丝,手握上千万点赞,用模型做科普的老原儿火了。

老原儿并不是孤例。今年以来,西瓜、抖音等视频平台上,知识品类的创作人正在崛起,越来越多的科普类、财经类、历史类等优质内容和创作人不断涌现。

在西瓜视频上,老原儿一层层剖开模型螃蟹,告诉你怎么做一个正确吃螃蟹的人,视频一出便是几百万的观看量;在喜马拉雅FM上,科普节目“原来是这样”从人体到宇宙,或是司空见惯的“小事”,或是宏大复杂的“天书”,样样给你讲清楚,累计收听已近3亿次;还有善于将医学知识“翻译”成“白话文”的“丁香医生”,将历史“可视化”为长漫画的“混知”……

在主打轻松有趣、娱乐休闲的视听平台上,科普类节目的走红,似乎说明用户们集体热爱学习、热爱知识了。其实,不是大家过去不爱学习、不爱知识,而是现在的“老师”更会“讲课”了。

科普,是将专业、深奥、庞杂的科学知识,普及给普罗大众,是在专家和大众之间,搭建一座弥合信息不对称的桥梁。“科普人”们乘着短视频、音频节目的东风,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用大众更喜闻乐见的内容和传播方式,让大众看得见科普、愿意看科普,看得懂、记得住,看完还愿意收藏、转发。

科普越来越“香”,是因为科普离我们越来越近,无论是触达我们的方式,还是内容的“平易近人”。越来越融入大众的科普,提升着国民的科学文化素质,科普人和科普节目崛起的明天,便是知识中国的崛起。

关键词: 科普 优质内容 创作人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