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仕女出游多有别样小心思

2021-09-15 09:34:20
来源:金陵晚报

古代仕女

出游多有别样小心思

古人外出游玩,食品都是家中预先备好,盛装于樏中,由仆妇丫环携带;仕女三五结伴,选一花草茂密之地而坐。在明清时期,封建礼教制度逐渐式微,江南女子也会以烧香敬神的名义野游;尤其在清末,女子盛装出游的情形已经十分普遍。

不过,古代仕女出游除了玩耍,还有不少别样小心思。除了在野宴时打扮得花枝招展,借助可见的形式展现自我身体之美,随身穿的衣服和随身带的器物,也是她们强调和其他人产生差别的方式之一。由于野宴重点还是在于宴,食物的多寡、食器的精致与高贵,则成为她们“比一比”的对象。

那么,古代仕女在野餐时会通过怎样的一种食器来炫耀一番呢?此时,一个叫“樏”的物件穿越时空,翩然而至。樏,也叫食垒,俗称“累子”,即盛放食物的盒子,多层,内有格,因便于提携,后多在野餐时用之。一个小小的樏,便有说不尽的故事。对于古人而言,樏的物质功能很简单,但它在特定的环境下、特定的时间段里蕴含的象征意义却耐人寻味。而一种器物的象征被大众或某一个群体认同,通过物件来传达信息,也体现出中国人特有的内敛、委婉的格特征。

据了解,樏的造型,凸显新奇、高贵之气,而在中国吉祥图案中,常出现“和合二仙”,盒谐音“和”与“合”,寓意和合之美。所以,樏在野宴这样的场合就成为仕女们炫耀的对象之一,器物的设计师与制造者在形式与装饰上也迎合了她们的需求。所以,有评论称,古代仕女的野宴活动,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中国古代食具造型的发展。这种说法一点也不为过。

小小食盒

蕴含了丰富的意义

集美大学美术与设计学院教授汪晓东一直致力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研究,由他撰写的《樏的形制演变及意蕴象征》 就详细交代了樏的前世今生。据汪晓东研究,圆形的瓷器樏约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出现;樏开始出现于史料记载中,则是在南北朝时期。南北朝刘义庆主持编撰的《世说新语》中说:“在益州语儿云:‘我有五百人食器。’家中大惊。其由来清,而忽有此物,定是二百五十沓乌樏。”由此可见,一沓樏可以满足两个人的食用量。从《说文》《康熙字典》等文献中也可得知,樏、槅、攒都指同一个物,也就是我们今天统称的“食盒”。

樏最早出现的时候,所以其形制相对简洁实用。随着时代的变化,樏的形制通过功能、造型和材质等从单一化发展到多样化。比如在魏晋时期,贵族逐渐讲究饮食的奢华,槅在日常生活中非常受用,所以,槅的分格渐多。唐代的樏之所以开始出现花的造型,首先是因为武则天爱花,形成审美上的引导;其次,是植物拟形器的发展,在唐代之后,以花草为母题的装饰比比皆是。到了宋代,槅虽为圆形,但会加上盖子,内部可盛装小碗,造型也相对精致。到了清代,受外来文化的影响,樏比较重视装饰,无论是漆器、瓷器,还是竹编、藤编的樏,均有复杂的图案,甚至在樏中镶嵌宝石、金属之类纯装饰的物件。现藏于故宫博物院一个晚清时期的食樏,内分三层,可盛装不同的食物,四角包铜装金,用料为紫檀,被视为晚清时期生活用具中的精品。

记录文明

食盒中的南京身影

造物不仅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里程碑,还是人类文明的记录者。一个小小的食盒,可以穿越到过去,让历史变得有细节、有温度,成为打开六朝古都南京历史的一个窗口。

现藏于南京博物院的原始瓷戳印纹多子盒,即在江苏武进淹城遗址出土,内有三只小盂。在汪晓东看来,此处所谓的多子盒为攒,攒即樏。

槅最初分格并不多,但在魏晋时期,贵族逐渐讲究饮食的奢华,槅的分格渐多。晋代诗人左思描述了其时的宴饮生活:“金昙中坐,肴槅四陈,觞以清醇,鲜以紫鳞。”如广西贺县河东高寨汉墓陶樏,中间十字隔梁,分成四格。1993年,南京上坊墓出土的三国时期的青瓷槅,槅内方格甚至达到九个,一大八小,分作二行,一行五格,大小相似;另一行四格,大小错落。这款青瓷槅现藏于南京市博物馆。

东晋时期,槅多为圆形,中心一圆形格内分三小格,四周成扇形,分为七小格,如南京市博物馆所藏青瓷槅,槅中部为圆形,其内分成三格,外圆分为七格。后来,随着时间的推移,槅内的格子逐渐减少;有的槅变成多层式的,可叠起来;还有带盖的槅,很像现在的调色盘,但槅墙较高。

关键词: 古代 仕女 出游 野餐 小心思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