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15“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主流化”在昆明举行

2021-10-15 10:02:40
来源:云南日报

10月14日,COP15生态文明论坛第二场主题论坛“生态文明与生物多样保护主流化”在昆明举行。与会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和社会组织代表共同围绕议题进行交流分享,共同探讨生物多样保护主流化路径。与会人员表示:要加快实施农业部门生物多样主流化战略和行动计划,推动粮食生产转型,对资源实施保护;扩大生态补偿计划和研发投入,能够在未来获得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加强协同合作

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之间联系紧密。”国家濒危物种科学委员会常务副主任、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魏辅文院士说。他建议,加强《生物多样公约》各缔约方之间的协同合作,助力全球生态文明建设;借助“一带一路”倡议,推广生物多样保护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加强顶层设计、国土资源空间规划和台建设,推动海洋国家公园建设,强化野生动物种群数量的科学管理。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亚洲区会员委员会主席、中科院生物多样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马克建议,可将国土面积划分为优化开发区、重点开发区、限制开发区和禁止开发区,进行分类、分重点保护,制定生态保护红线,海滩保护也可以采用类似的方法。同时,建立自然保护体系,实施重大生态工程,推动可持续生产。

“随着全球人口不断增长,我们需要更多食物来维持生命,在使现有耕地生产更多粮食的同时保护好生态环境,停止农业扩张,减少食物浪费。”世界资源研究所食物、森林、水、海洋副总裁克雷格·汉森说。

“农村生态环境关系到生物多样保护目标能否实现。”生态环境部南京环境科学研究所所长赵克强表示,发展有机产业能助力生物多样保护,如浙江省景宁县把生物多样作为“生态立县”的重要举措,探索生物多样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协同增效。

中科院华南植物园主任任海认为,我国生物多样保护虽然取得了很大成绩,但还有很多物种受到威胁,保护工作还存在问题,这与生物多样保护还未实现主流化有关。他建议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支持,强化科学技术支撑,出台指标体系和指南,加强宣传教育,持续推进全球生物多样保护主流化工作。

创新机制体制

加大资金投入动员公众参与

在随后举行的对话交流环节,与会代表分别围绕“生态文明理念与全球生物多样保护”“生物多样保护主流化进展与实践”“湿地、生计与生物多样保护主流化”议题畅所欲言,分享经验与建议。

中国农业大学全球食物经济与政策研究院院长樊胜根对减少生物多样丧失提出了建议。他认为,要改变人类膳食结构,减少粮食浪费,在保护现有农田的基础上提高产量,同时加强国际合作和贸易,引导绿色投资

联合国粮农组织驻华代表文康农提出,要加快实施农业部门生物多样主流化战略和行动计划,推动粮食生产转型,确保提供健康食物的同时对资源实施保护。

创新机制体制、加大资金投入、动员公众参与……深圳市生态环境局局长李水生总结了深圳生物多样保护的探索,挪威驻华使馆环境参赞葛克礼评价其为“值得进一步推广的成功经验”。

在世界银行中国局环境、自然资源及蓝色经济首席环境经济学家乔万宁看来,扩大生态补偿计划和研发投入,能够在未来获得更高质量的经济增长。

中央民族大学教授、民族地区生态环境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主任龙春林说,当地居民在漫长的生活历程中,积累了丰富的生物多样保护知识并传承下来,云南楚雄紫溪山利用资源发展经济,帮助百姓改善生活就是很好的例子。

“湿地有非常重要的生态功能,为野生动物提供了栖息地,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西南林业大学校长郭辉军介绍,云南湿地共有4大类15个类型,涵盖了我国除滨海湿地以外的所有淡水湿地类型,云南是我国内陆湿地类型最多的内陆省份。

关键词: 昆明 COP15 生态文明 生物多样性 保护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