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深“的哥”如何看待广州的交通文明发展?

2021-12-01 10:45:11
来源:南方日报

“和我刚入行时比,现在交通设施更完善了,车道更宽了,行人素质也更高了。”司机老罗在广州开出租车近10年,对这座大城市的交通脉络及其变化有着自己的理解。11月27日下午,南方日报记者坐上了老罗的出租车,在40余分钟的车程里,与这位走街串巷的资深“的哥”畅聊广州交通的发展。

老罗说,近年来,广州许多道路一些微小的地方正变得越来越好。这位资深“的哥”如何看待广州的交通文明发展?他所说的好体现在哪里?

交通环境越来越好

缓缓停靠的公交车;打着转向灯变道的小汽车;有序通过斑马线的行人……这是记者近日看到的广州交通景况,老罗把这些景象概括为“交通环境越来越好”。在羊城生活20余年,老罗明显感受到“城市规模越来越大,人更多了,车也更多了”。

城市不断发展,人越来越多。老罗说,广州“交通环境越来越好”,出行者的素质越来越高,规则意识越来越强。在马场路,每隔不远便有穿着荧光黄马甲、拿着文明出行小红旗的交通服务志愿者。他们告诉记者,行人大多遵守交通规则,闯红灯的现象很少出现。

文明出行意识与出行者素质的提高,是良好交通环境形成的原因之一。不过,老罗认为还有另外一个原因,那就是广州公共交通系统越来越发达。“珠江新城一带人流量、车流量都很大,公交、地铁站点密集,公共交通很方便,缓解了交通压力,这能促进良好交通秩序的形成。”

事实上,随着广州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地政府正不断推进公共交通的发展。2018年,广州获得了“国家公交都市建设示范城市”称号。目前,广州形成了以轨道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水上巴士、出租车等多种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网络。据《2020年广州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尽管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2020年中心城区公共交通机动化比例仍在51%,这一数字在2019年为61%。

智师傅是老罗的同事,开了8年的出租车,他认为,近年来,各类城市道路的修建、拓宽与道路职能的明确也促进了交通文明的发展。

从细微处改善交通

老罗已有一段时间未从马场路穿行而过,这一次再来,他敏锐地察觉到,路上新设了隔离护栏,道路交会口也增设了非机动车通道。

今年3月以来,广州全面开展道路交通秩序大整治专项行动,将摩电治理作为其中的一项重点工作予以推进,并有计划推动完善慢行系统的建设。

实际上,在“十三五”期间,广州就以“车道瘦身”等微改造方式恢复部分道路的非机动车道,拓展优化中心城区的非机动车道网络。全市慢行交通品质也因而有所提升。

为了规范慢行系统中的非机动车行驶秩序,广州一些路口还设置了非机动车通道和非机动车等候区。记者看到,骑行的市民遇红灯时在等候区停下,在绿灯时沿着非机动车道的箭头前行。

无论是增设隔离护栏,还是设置非机动车通道,都是广州交通“双微改造”的缩影。“双微改造”是指“交通组织微循环、交通设施微改造”,即通过动作小、成本低的改造,达到优化提升路口、路段通行秩序和通行能力的目的。

在其他道路,老罗也发现了改造过的地方:增设的左转车道、新添的调头车道、“礼让行人”地面文字标识……他感叹道:“这些细小的改变,能让广州的通行效率提高,从而促进市民安全文明出行。”

完善的交通设施

有助出行安全有序

要谈交通文明,绕不开行人闯红灯现象。有的人认为这是市民素质有待提升的表现;有人则认为许多时候是红绿灯设置不合理所致。

同济大学交通运输工程学院教授李克平指出,闯红灯现象不能完全归咎于行人素质,国内很多城市交通信号灯中红灯时间长,超过行人70—90秒的忍耐限度。

也就是说,合理的红灯等候时间对行人遵守交通规则极其关键。这意味着,合理的交通规划和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对出行的安全性、有序性、便捷性有着不言而喻的重要性。

交通是为了解决人与物的空间转移,促进资源的流通。一个良好的交通系统应该以人为中心,缩短出行者的时间消耗,保障出行的安全与秩序。同时,出行者也应该加强规则意识,为交通文明贡献个人的力量。

关键词: 的哥 资深 广州 交通文明发展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