汫洲镇的十亿元镇是如何炼成的?

2021-12-09 11:00:28
来源:南方日报

一手握蚝壳,一手拿刀具,刀尖沿着蚝壳的底部缝隙插入,浅浅划开两瓣蚝壳,手起刀落之间,闭壳肌被切断,撬开蚝壳,沿着蚝肉和蚝壳紧贴的边缘划上一圈,肥美的蚝肉就被取了出来。

这是在潮州市饶平县汫洲镇的众多加工厂内最常见的情景。

靠海吃海。在滨海的汫洲镇,和大蚝、对虾等水产打交道已成为该镇居民日常生产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乡村振兴,产业振兴是关键。依托丰富的渔业资源,汫洲镇大力发展大蚝养殖,面积超过5300亩,年产量达4000吨,成为全国知名的“大蚝之乡”。日前,农业农村部公布第十一批全国“一村一品”示范村镇及2021年全国乡村特色产业十亿元镇亿元村名单,汫洲镇跻身其中,而这个名单全省仅有9席。

那么,汫洲镇的十亿元镇是如何炼成的?对潮州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产业振兴有何启发?未来的汫洲镇又有哪些发展方向?近日,笔者走进汫洲镇进行深入调查。

因地制宜

代代相传的养蚝产业

汫洲镇地处潮州市饶平县南部沿海,海岸线全长10.5公里,陆域面积16.2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6.4平方公里。大海是人类巨大的资源宝库,以海洋为载体的渔业捕捞、养殖、加工、贸易产业是汫洲镇的发展主线,尤其以养的牡蛎(俗称“大蚝”)鲜肥味美而闻名。关于大蚝养殖,汫洲已有数百年历史。据《潮州志·渔业》记载:“蚝,生长于咸淡水中,故沿海及韩江一带多产之,饶平汫洲尤丰……”

“整个潮汕地区,只要有市场的地方,就有我们汫洲人在那里卖大蚝和海产品。”汫洲镇镇长黄少锋骄傲地说。他介绍,去年在汫洲镇生产和加工出来的大蚝产量达9200吨。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汫洲镇处于韩江和凤江出海口,柘林湾、赤沙湾等环绕,海水的咸淡适合海生物生长。主要水产养殖基地澄饶联围内,由耕地改造为海淡水养殖池,藻类、微生物含量丰富,又不受台风暴潮影响,是发展各种贝类和网箱鱼虾养殖最合适的蓝色牧场。自1972年来,经过当地人民的不断努力摸索,成功将生长于较深水域的“太平洋牡蛎”培育为近江大蚝,这大大激发了当地人发展蚝业的决心和热情,探索出了多种蚝业生产模式,延伸了蚝业的产业链,直到今天,“太平洋牡蛎”依然是汫洲主要的养殖生蚝品种。“我们会按照国家海域管理的要求进行规划养殖,其次我们经常邀请湖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来进行指导,既要绿色养殖,又要维持大蚝的汫洲风味。”黄少锋说。

“养蚝的经验也非常重要,我们祖祖辈辈都做这个,我从小就看家里养蚝。”当地养殖户海潮蚝业负责人林潮伟介绍。汫洲的养殖户会根据生蚝的品种、大小、蚝形,使用不同方法有针对性地进行养殖,目前主要的方法有浮筏法(又称吊养)和单体养殖法。

据介绍,首先养殖户会将培育的公体和母体送去汫洲镇周边的孵化室进行人工育苗,待到育苗成功后,就会将附着蚝苗的蚝壳整串串起来系在浮筏上,投入海中让它们自由生长。生蚝成熟大约需要3年,中间要经历3—4次“搬家”,到另一块水域以保证营养和食物充足。而单体养殖法则是在浮筏法的基础上,选出个头大、外形完整的生蚝,单独摘取出来放在笼子中养殖,这样的生蚝避免了在生长过程中的拥挤,成品往往外观更好,个头更大,能够带来更高的经济价值。

汫洲镇目前拥有相当完备的生蚝养殖产业链条,从育苗到生长再到成熟,以及后续加工、分销,每个环节都可以在本地或周边完成。汫洲水产规模大、品质好的特点也在不断地吸引着市场的注意,林潮伟告诉笔者,除了传统市场批发,盒马鲜生等一些新型生鲜平台也有意向与他合作。汫洲大蚝正在走向全国。

在汫洲镇的街上,用麻绳串起来的蚝壳随处可见,堆积成山,这是因为汫洲有着独特的开蚝技术。由于生蚝大小不一,为了不破坏蚝的完整,必须手工完成,旧蚝壳又可以作为蚝苗吸附的载体,从而实现变废为宝。当地人几乎从小就会开蚝,短短2—3秒就可以将蚝肉完整地剥离出来。当地企业、加工厂会和居民达成协议,建立“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经营模式,或招募当地人作为专门的开蚝工人,或将生蚝分散给居民加工后再回收,实现联农带农。

据了解,汫洲镇的贝类交易市场一天的大蚝交易量就能达到800吨,邻近的南澳,广东省内的粤西地区,甚至省外的福建、浙江等地养殖的生蚝都会运往这里进行加工处理,汫洲既是生蚝的原产地,又是实至名归的大蚝集散地。

纵深发展

打造强实力水产加工企业

走进饶平县宇祥水产养殖有限公司(下称“宇祥水产”)的加工车间,对虾经过机器分级筛选、剥壳、清洗等流程,分批进入零度速冻保鲜库。在机器下方,冰冻保鲜后的对虾从出口“倾泻而出”,四五名员工将其打包成盒,准备销往海内外市场。隔壁的生蚝车间内,工人们则围坐在一起忙着撬蚝取肉,运输车在保鲜池间来回穿梭,忙得不亦乐乎。

围绕大蚝、对虾养殖特点和市场需求,当前,汫洲镇通过扶持5个实力较强的水产品加工企业,引导相关企业在巩固大蚝和对虾初加工业务的同时,引进精深加工处理技术设备,不断拓展业务范围,提高原料的加工利用率,促进大蚝和对虾产业纵深发展,形成完整、循环高效的产业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投资收益率。

“公司从创建开始,就采用养殖、生产、销售一体化运作模式,并且严格把控每个环节。”宇祥水产办公室主任林东杰介绍,不同产品有不同的加工工艺,对虾是一类,“汫洲大蚝”的加工又是一类。近年来,该企业在初加工基础上,改扩建新加工车间,购置生产加工及冷冻设备,推动水产品精深加工,提高产能及品质,打造大蚝、对虾加工与流通示范基地。

在产业链延伸层面,宇祥水产将主打的大蚝、罗非鱼、南美白对虾等产品深加工出其他产品。“像虾可以做成虾仁、虾滑和虾丸,牡蛎可以分成肉瓣壳跟全壳,罗非鱼也分成很多产品。”林东杰一一列举并介绍了公司的新产品——一瓶装着灰白色胶囊的保健品。“这些是我们研发的牡蛎钛,外壳都是海藻,入口即化。”早在2019年,该公司已研制出一批牡蛎钛保健食品,“不过,因为生产这种产品需要清洁度特别高的车间来做,当前因工序较为繁琐,加工成本比较高,还没有实现量产。”

瞄准产品高端研发与深度加工的,不止宇祥水产一家。广东海润冷链物流有限公司(下称“海润集团”)同样有所行动。

“我们想打造一个比较精致的中央厨房预制菜生产车间,主要承担潮州菜预制菜的产品研发。”广东海润冷链物流有限公司总经理黄俊彪说。今年4月以来,海润集团联合汫洲镇政府着手建设一个1000多平方米的中央厨房标准型车间,将争取12月底拿到SC认证,2022年1月开始研发产品。

黄俊彪还表示,为方便在未来将中央厨房预制菜的产品快速打入市场,近期该企业购买了4辆冷链物流车。“我们想针对珠三角的城市来做一个专线。”黄俊彪作出设想,“例如在东莞找一家冷链前置仓,然后将预制菜产品转运进冷链前置仓,再售卖到珠三角的其他城市。”“这种流程既可以减少快递费用,又能保证产品的品质,还有第三方帮忙提供打包服务,从而形成一个生产、物流、储存的闭环,大大提高效率。”

不仅如此,为助推全镇水产品加工实现进阶发展,汫洲镇政府一方面通过企业带动农户的方式,逐渐普及大蚝处理、初级加工的通用与专用设备;另一方面,加强与省内外科研院校合作,开发对虾营养饲料及相关产品,促进农民增收致富。

此外,汫洲镇规划建设了集蚝类、对虾等水产贝类交易、成品加工、冷冻仓储、电商贸易、物流运输等功能的汫洲镇大蚝综合集贸市场。大蚝集贸市场建成后,可以改变传统加工模式,提高大蚝附加值,增加蚝民收入,扩大大蚝加工企业的发展规模,将其他水产品种纳入市场管理,不仅可通过企业收购加工出口,还可经过包装通过电商平台实现线上销售,拓宽供销渠道,促进大蚝、对虾产业加速发展壮大。

触网电商

汫洲海鲜成为创业就业新动能

2020年底,作为饶平县现代水产产业园实施主体之一的海润集团建设了饶平县海润水产电商创意园,该产业园内可以容纳50家企业,截至目前,已有14家电商个体和企业主体入驻基地。电商带旺了汫洲海产,也吸引了一大批本地青年回乡创业,进入生鲜电商创业领域,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帆派供应链管理广东有限公司负责人周裕源告诉笔者,自己原先在广州创业发展,之所以决定回乡,有一个较好契机。“作为初创企业,资金的制约是最大的。2020年汫洲镇举办了水产品电商大赛,通过这场大赛,我接触到了海润电商基地。”周裕源坦言,深入了解后,他发现海润电商基地能够为自己的企业提供物流、原料、创业空间以及金融等服务。“对于我们来说,这个地方解决了99%的问题,剩下1%的问题,就是把产品卖出去。”

“设施配套很完善,直播间、摄影、会议室什么都有,而且免房租。”谈起海润电商基地的优点,电商个体户卓奇浩回答得很干脆。

卓奇浩原本也是在广州做服装生意,2020年6月,听到建成电商创意园的消息后,便与朋友一起入驻,走上“观赏鱼”的直播电商路。慢慢地积累后,卓奇浩的直播观看人数在高峰期已有近8000人。“我们以直播的方式来拍卖观赏鱼,底价一块钱起,价高者得。”卓奇浩的工作室内,打包好的观赏鱼正等待快递方前来揽件,备货区只剩下十余条观赏鱼。

与卓奇浩不同的是,景霖供应链管理(广东)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杨镇森主要围绕社区团购供货给各大电商平台。在杨镇森看来,未来一段时间内,社区团购会是一个消费风口。“我相信农村电商未来还有很大增长空间,我也希望通过它把家乡的农产品、海产品推销出去,让它们卖得更好。”

事实上,杨镇森原本从事物流行业多年,对于社区团购模式也早有接触,2020年盒马鲜生、美团优选等平台开始布局进入饶平社区时,杨镇森抓住时机与其合作。如今,他已将供销范围扩大至整个潮汕区域,并且每天要从汫洲镇周边各家海鲜公司收集5000多斤海鲜产品,供给各个社区团购平台。

黄少锋介绍,发展农村生鲜电商,已然成为汫洲镇一项全民参与、带动增收的事业。一颗生蚝将海鲜电商经营者蔡贤伟吸引回汫洲;“妈鲜乐”品牌创始人宋义军等人从深圳慕名而来,通过抖音、快手等平台,以视频的形式把汫洲海鲜介绍给全国的吃货……

如今,汫洲全镇共有3000多人从事电商行业,以散户、微电商为主,主要通过发朋友圈、组建微信群、微信小程序及公众号商城平台进行销售。这些“汫洲特产”通过顺丰、信丰、京东冷链等快递物流进行运输,部分团购采用冷链专车进行社区配送。此外,汫洲镇还大力推进农村电子商务创业中心和孵化基地建设。今年8月份,占地2600平方米的原色电商创业园建成并投入运营,园区配备综合冷链物流服务平台、电商孵化平台、电商服务平台、产品展示中心等核心服务模块,吸引周边企业入驻,拓宽供销渠道,促进大蚝产业加速发展壮大。

背靠优质水产资源,加之电商下乡的利好政策,在汫洲镇,越来越多的“卓奇浩”“周裕源”“杨镇森”从事农村电商,从传统销售转战线上销售的海鲜商家也比比皆是,他们把大蚝、对虾等汫洲海鲜变成“网货”,通过便捷的物流与交通送达全国消费者的餐桌,助推汫洲镇由传统海水养殖加工镇变身电商特色镇。

■特写

多层次擦亮汫洲品牌

奋力打造“海西蚝乡”

中央电视台栏目《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心传》里这样描述汫洲生蚝:“蚝,也叫牡蛎,生长在沿岸浅海。2000多年前,中国就有养殖牡蛎的记载。潮汕地区的汫洲,家家户户以蚝为生。当地人食蚝偏爱小而肥,吃起来更鲜嫩,这也是蚝烙的最佳选择。”汫洲生蚝的知名度也借此继续扩大。

近年来,汫洲镇紧抓大蚝、对虾产业发展优势,以建设发展汫洲镇大蚝综合集贸市场为突破口,全面推进以水产品为主导的产业发展,激活汫洲镇产业转型升级源泉,奋力打造“海西蚝乡”,从而实现汫洲大蚝的“一二三部曲”目标,即打响“汫洲大蚝”一大品牌,开拓国内、国外两个市场,达到渔民增收、经济发展、环境优美三个目的。

受汫洲大蚝品牌效应影响,周边地区如福建、汕头大蚝偏好在汫洲进行半养殖、加工,进行水产品“贴牌”以共享品牌价值。其他地区水产进入汫洲,九成以上都要通过汫洲水产市场,全镇目前有海源水产品交易市场、红山水产品批发市场、贝类交易市场等大型水产品交易市场3个,其中仅红山、海源两个水产交易市场每年销量累计就有70多亿元,影响力扩散至闽西南地区。

2016年以来,汫洲镇抓住闽粤合作区和厦门港、海润冷链物流等项目落户汫洲的契机,加快以汫洲大蚝为主打的海产品产业发展,利用电子商务平台,将传统海产品产业与新兴互联网产业对接,引导海产品产业转型升级,收效明显。

“今年元旦我们本来是想搞一个大蚝美食节的,但因为疫情没有实现,之后还会继续做。2017年做的时候效果非常好,整个潮汕地区都有很多人过来,说这个汫洲大蚝真的好吃。”黄少锋说,2017年元旦,潮州首次举办“中农批·汫洲首届大蚝美食节”,美食节之后蚝乡便名声大振,反复闪亮刷屏。每年汫洲大蚝丰收时节,都会聚集成千上万的游客商家来此品蚝乡美食,赏蚝乡美景,购蚝乡特产。黄俊彪也提出,想在当地打造潮菜体验美食街。

自从“大蚝之乡”的汫洲招牌打响后,当地的海产品知名度与影响力大大提升,扩大了海产品销路和“海西蚝乡”的品牌效应,促进汫洲镇水产养殖产业转型升级、经济提升发展。在汫洲镇政府、汫洲镇本土企业、当地居民的共同努力和见证下,大蚝产销皆旺,使大蚝之乡更具特色风情。汫洲镇正着力打造民富镇美“海西蚝乡”“宜居、宜业、宜游”滨海城镇,同时全方位、多层次擦亮以海产品为主打的汫洲品牌。

黄少锋告诉笔者:“我们将依托企业扩产增资,同时优化产业布局,强化城镇战略扶持,进一步激发企业动力。”汫洲镇水产品养殖、加工稳步发展,目前全镇共有55家企业,规模以上企业8家,汫洲镇政府经常积极沟通企业,定期召开企业座谈会,谋划抱团发展。“同一个产业的话,互相打压只会产生内耗。”在汫洲镇政府的积极牵头下,该镇的水产行业正处于健康协调发展的状态,汫洲的品牌力在持续提升。

“通过推进农业产业强镇建设,推动农业产业的升级,助推农业产业化的发展,同时通过探索深海网箱养殖路子、激活粤东水产品物流中心、助推电商加快发展,汫洲的港口经济将得到大幅提升。”对于未来的发展,黄少锋信心满满。

关键词: 十亿元镇 炼成 汫洲镇 潮州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