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铁救人医生于逸飞:救人后暴瘦 患上轻微创伤后应激障碍

2021-12-21 14:07:16
来源: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

“医生救人的事天天都在发生,我不觉得我做的事有什么特别。”12月14日,河南郑州人民医院,如院子里的阳光一样,于逸飞的语调温暖轻柔,讲述着这半年来自己的感受,“就是觉得生命太脆弱了,这让我工作的时候,对生命更多了一些敬畏。”

7月20日,郑州遭遇破纪录强降雨,地铁5号线遭积水倒灌导致14人遇难。从地铁脱困之后,听到“有没有医生”的呼救,26岁的于逸飞逆行返回候车平台,在地上跪了6个小时,不停抢救伤者。那一天,是他被郑州人民医院试用的第一天。

救人之后,他被医院破格直接录用;10月,他的婚礼如期举办。在外人看来,一切都很美好。但实际上,那天的遭遇给他留下了心理创伤,他至今没再坐过地铁。

跪地救人6小时

蹚水3小时见到父亲时瘫倒

7月20日,原本是特别平常的一天。那天,从英国研究生毕业回国的于逸飞,经过漫长的笔试、面试和等待之后,到郑州人民医院报到,签了很多字,领取了两套崭新的白大褂,学习了医院的工作制度,然后等着下班。

“太平常的一天了,想不起出事前有什么特别的经历。就是下午的时候跟同事聊天,感叹雨下得真大。”他回忆,当时自己把白大褂装在随身的包里,然后挤上回家的地铁。途中,他们被突然暴涨的洪水困住了,积水逐渐漫到胸部。借着微弱的手机信号,他跟同是医生的爸爸打了个电话,说自己可能出不去了,让爸爸照顾好妈妈,别吵架。

地铁工作人员组织大家沿着隧道边缘撤离,一些人被水流冲得左摇右晃,于逸飞却幸运地走出了站台。当他正想赶快跟父母和女友报个平安时,身后突然传来“有没有医生”的呼救声。此时外边路上的水很深,救护车几乎不可能开过来,于逸飞没有迟疑,从包里掏出白大褂,回头往站台跑去。

站台上的“白大褂”,像是一道光,瞬间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十几个脱困的市民聚拢过来,现场学习施救手法。

“很多人需要心肺复苏,每做一个要耗费很大体力,我一个人肯定不行。”现场培训了六七个人,他一边救人一边来回观察指导,然后更多的人加入进来。直到凌晨,救援告一段落,于逸飞才发现脚被扎伤,膝盖跪烂了,双腿几乎站不起来。坐地上休息许久之后,他走出地铁口,蹚水离开。

“离家太远了,我爸所在的医院近一些,大概10公里,想去他那休息下。”于逸飞回忆说,路上遇到一个市民,借他手机给父亲打了个电话,父亲说在网上看到他救人了。

在水里深一脚浅一脚蹚着,直到凌晨4点多,他在一个路口看到前来寻他的爸爸,父子见面并没有说太多话。父亲是一名军医,抗击过非典,去过汶川,战过新冠,见到儿子只是为他竖了一下大拇指。见到父亲,全身绷着的劲儿瞬间散了,于逸飞一阵瘫软,然后感觉自己被父亲托了起来。到这时,他才意识到,自己从业第一天就经历了职业生涯中的一次大战斗。

救人后身体暴瘦

患上轻微创伤后应激障碍

在郑州街头,现在已经看不到水淹的痕迹,地铁5号线穿梭如常。于逸飞搬到了距离医院更近一点的地方居住,至今没再乘坐过地铁5号线。救人回家后,他休息了一段时间,身体暴瘦。

“有轻微的PTSD(创伤后应激障碍),去看过心理医生,让自己忙起来不去想那天的事。那时候采访很多,会比较烦。现在好多了,但还会做噩梦。”于逸飞说,7月22日,郑州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送来录用通知书,一家人为他开心。但家人们没有夸过他救人的事,在他面前甚至不提这件事。

“一方面是照顾我的心理感受,另一方面觉得没什么可夸耀的。医生救人的事天天都在发生,只不过我这事发生的地方特殊。”于逸飞说,他被媒体广泛报道后,父亲曾严肃跟他谈过,让他不要翘尾巴,要虚心好学。

现在,于逸飞每天会跟着同事一起查房、诊疗病人,领导和同事也没有因为他的救人事迹格外优待他。“大家都在忙着救死扶伤,不会专门来跟你说一声怎么了不起。老师们对大家要求也是一样严格,手把手教,做错了一样骂。上一次我的病历没写规范,一样被训了一顿。”

于逸飞说,工作之后曾有当时的被救者来看望他,他觉得感动,但也觉得没必要这么做。因为当时人们求助的时候没有其他医生,他作为唯一的医生只是尽了本职,并且整个过程很多人都在相互救援,大家本质上其实做的事情一样。

工作忙想睡个懒觉

感觉郑州是个很温暖的城市

10月份,于逸飞和相恋多年的女友结了婚。两人每天都很忙碌,早出晚归,一周能一起做一两次饭。

“我现在一周能休一天,经常接到电话就要往医院跑。”于逸飞说,婚假休了7天,现在最想的就是什么时候能放假,好好睡两个懒觉。

经历了郑州地铁5号线事件之后,于逸飞感觉生命很脆弱,现在上班接诊病人时,他对生命的敬畏心更重了,“也更容易被感动到,特别是看到病人康复或者病情好转的时候。”

在地铁救人的时候,他也曾收获一次感动。当时一直忙着救人,他起身离开的时候才发现随身带的小包不见了。听说于医生的包丢了,现场所有人都在喊“帮于医生找包”,之后手传手地把包递给了他。沿着台阶走出地铁时,人们自发有序地成队前进,没有拥挤混乱。这些感动让他至今清晰难忘。

“很遗憾当时没能救更多的人,有人在我面前不行了,这辈子都会遗憾。但我对自己没什么遗憾,我竭尽全力了。”于逸飞说,现在再看到街上来往的人们,会感觉郑州是特别温暖的一个城市,会感觉特别有劲,时不时心里会鼓励自己,再多去学习一点,再提高一下医疗技术。

关键词: 于逸飞 郑州 创伤后应激障碍 暴瘦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