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80岁学钢琴也不晚

2022-01-27 11:36:40
来源:云南日报

“当你老了,头发白了,睡意昏沉。当你老了,走不动了,炉火旁取暖,回忆青春……”其实,当代老年人的生活要比这段歌词里说的丰富。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很多人不再满足于老有所养,而是追求老有所为、老有所学、老有所乐……

1月21日,昆明市西山区云纺乐器广场舒庆琴行内有阵阵钢琴声传出。这堂课上,学生只有10人。他们轮流上台弹钢琴,随后,舒庆琴行的老师白礼嫣一一指正他们的问题。这是一个规范、专业的钢琴教学现场,与其他钢琴课不同的是,这里的学生都是退休老人,年龄最大的已有82岁。

课堂 小班制让老人们互相帮助

记者了解到,在舒庆琴行学习的老人目前一共有30位,老师将他们分成3个班授课,每个班10个人。1个课时为1个小时,但实际情况是,每个课时都超过了一个小时。

82岁的徐奶奶告诉记者,她学琴已有18年。“我之前在老年大学学钢琴,后来又到师范大学学习。舒庆琴行的老师教得很认真,轮流演奏时,她指出了我的很多不足,并且帮我改进。”徐奶奶看起来很精神,穿戴整齐,优雅、端庄。

“以前上班很辛苦,退休以后能和朋友一起旅游,发展兴趣爱好:学学书法、国画……我把每天都安排得很充实,感觉自己很幸福,赶上了好时代。”徐奶奶说,“一对一教学对一些老人来说很有压力。然而,像这样的小班制,和朋友互相帮助、互相督促,让我能在这条路上坚持得更久。”

快乐、开心是记者采访老人们时听到最多的词语。

“一天不弹自己知道,两天不弹老师知道,三天不弹大家都知道……旅游回来后,我的手指都不知道琴键了。我觉得钢琴要天天练习。”70多岁的李奶奶说,虽然学琴很辛苦、枯燥,但是自己在舒庆琴行碰到了几位好老师,还多了一群好伙伴,丰富了老年生活,感觉日子有了新的盼头和目标。李奶奶很豁达,她说,哪怕老了,也要有追求有干劲,要有个东西寄托,有个兴趣。只要比昨天有进步,发挥了自我优势,学琴就很快乐。

学习 上课认真、课后交流

这些老人的学习进度各有不同,有的尚在练习基础,有的已经可以弹奏乐曲了。而且,老人们学琴的想法也各不相同,有的是为了锻炼大脑,有的是为了满足社交需求,还有的是想再学一门本领、发展一项兴趣爱好。“年轻的时候没有时间学,现在退休了,有时间学了。记忆力和精力虽然没有以前好了,但还是想学。”70多岁的赵奶奶说。

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60多岁的吴奶奶渐入佳境,将一首《菊次郎的夏天》弹得很连贯。“弹得比以前好多了,但是中间要注意停顿……”白礼嫣指导说。随后,老师又说了些弹钢琴段落处理的技巧。吴奶奶听得很认真,一边听一边记笔记。“不记下来怕自己忘记了,年纪大了,越来越记不住东西。”这样的毅力,让记者不免为之感动、振奋。

老人们告诉记者,除了上课,平常他们会各自在家里练习。他们还有“音乐沙龙”,每隔一段时间,大家会聚在一起弹奏,比谁的进步更大。大家轮流演奏,再互相指出对方存在的问题,互相促进。老人们常常比较谁最有精气神、谁演奏得更好、谁的知识体系更完善,真正践行了“活到老,学到老”。

师说 他们热爱钢琴、很努力

舒庆琴行的老师要求每位老人都要重复练习哈农、拜耳等,能扎实基本功,对于老人们预防老年痴呆、锻炼大脑也有作用。“在这儿学琴的老人,他们的精神面貌比很多老人都要好。”白礼嫣说。

白礼嫣出身钢琴表演专业,是云南优秀钢琴教师、昆明音乐家协会常务理事、云南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乐学院考级优秀教师。她一直从事钢琴教育事业,具有丰富的少儿教学经验,曾多次获得各种比赛大奖,同时担任社会音乐钢琴考级考官。

教老人们学音乐的整个过程,也给她带来了全新的体验。

老年人学琴与年轻人最大不同在于老年人没有压力和紧迫感。“年纪大了,学习、消化新东西要慢一些,但是他们非常努力。老师要做的就是给他们专业指导和鼓励。”白礼嫣给这些老人作出了较高的评价:“可以说,老人们对钢琴的热爱和认真程度远远超过孩子们。”

现状 老年教育缺乏专业性

记者了解到,目前,针对老年人群体的专业授课还比较有限,专业性、长期性的师资力量较为欠缺。很多老人以前在老年大学学习,仅仅只是培养兴趣爱好,无法成体系,因为很多老年大学没有配备专业的授课老师,有的甚至说“能弹出音符就可以了”。

有些老人告诉记者,他们平时会通过网络上的一些视频教学学琴,但还是需要线下老师的专门指点。“手型对不对、过渡怎么处理、强弱怎么区分等问题,都需要专业老师教学。否则,按照网上的来学,可能步骤都对了,但是弹出的乐声就是不对味儿。”吴奶奶说。

部分老人也曾向记者表示,他们迫切需要更加系统、专业的学习,来到琴行后,音乐素养的确得到了更快、更好地提升。

此外,像钢琴这类艺术比赛,大多数是针对青少年举办的,针对老年人的比赛寥寥无几。“我们一直都有组织这方面比赛的想法。未来还可能组织专业的音乐会,让老人们参与进来。”白礼嫣表示。

圆画家梦、钢琴梦,找志同道合的朋友聊聊天,终身学习……这些理由都激励着不少老人走进课堂。除了绘画、书法、声乐、舞蹈、摄影,他们还会学外语、经济学、法学等课程,他们的晚年生活仍然在不停“充电”。当前,昆明越来越多的社区陆续开办了老年大学,为老年教育提供支持。作为老人,你会去“上课”吗?作为子女,你会送自己的爸妈去“上学”吗?

新闻延伸

多措并举发展老年教育

据《昆明日报》报道,云南省在2000年就进入了人口老龄化社会。2021年底,云南省委组织部、省委老干部局等9部门联合印发《关于推进全省老年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意见》要求,到2025年,实现全省县级以上城市至少设有1所老年大学,70%以上的乡镇(街道)设有老年大学分校(老年学校)。在教师队伍方面,建设一支以专业教师、离退休人员等为主,专家、学者等为辅的教师队伍,鼓励社会力量及个人通过不同形式举办老年大学或参与老年教育服务,一方面能有利于扩大老年教育受众面,另一方面也能够扩大就业,缓解社会压力;在教学方式方面,积极探索体验学习、远程学习、在线学习等多种学习形式,引导开展读书、讲座、参观、展演、游学、志愿服务等多种形式的老年教育活动;在教学资源方面,依托云南老年大学,制定科学完善的教学规范、标准、制度、章程和考核评价体系。

关键词: 学钢琴 钢琴 老有所乐 老有所学 80岁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