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岁女医生患恶性肿瘤体重只剩38公斤,遗书也写好了!没想到康复治疗3个月,奇迹出现了……

2022-02-05 10:43:12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视频制作孙美星

1米68的身高,被病魔折磨得体重只有38公斤,形容枯槁,骨瘦如柴;一天24小时离不开氧气管,即使吸着高流量氧气,血氧饱和度还是达不到呼吸正常的及格线;坐着也要用尽全身力气,就连吃饭都觉得费力,一半的营养要靠鼻饲管直接灌进胃里,病床上她已写好遗书......几个月前,这样的34岁患者阿莲(化名)被送进宁波市康复医院。没想到,经过几个月的呼吸康复治疗,近日她甩掉氧气管自己走着出院了。让她的主管医生们印象深刻的是,作为一名医生,阿莲也曾对康复治疗的效果半信半疑。

34岁女医生患病多年

一次昏迷过后她再也离不开氧气管

34岁的女医生,原本正是风华正茂、事业蒸蒸日上的时候。不过阿莲因为6年前被诊断恶性淋巴瘤,已经和病魔斗争了好几年。

去年夏天,缠绵病榻的她病情突然加重出现昏迷,虽然保住了一条命,但由于疾病导致肺部闭塞性细支气管炎,她的肺功能极差,出现Ⅱ型呼吸衰竭,24小时都离不开吸氧。孱弱的肺难以维持她的正常呼吸,如果做肺移植,且不说是否及时有合适的肺源,她的身体条件是否能承受也是一个问题。身为医生的阿莲最清楚医学也有局限性,对于自己的病,临床医疗已经没有太多好的办法,生无可恋的她默默地在病床上写好了遗书。

阿莲的同事们不忍看着这么她就这么放弃自己,推荐她进行肺部的康复治疗,尽可能提高生活质量,即使最后要走到肺移植这一步,也要等得起。

“第一眼看到这位患者,她插着氧气管奄奄一息,人已经瘦得脱相了,让人心疼。”宁波市康复医院重症康复科主任谷海燕说,阿莲自己对康复并没有太多信心,甚至在刚入院的第一晚,就因为呼吸困难加重提出要马上出院回家,幸而被医生安抚后勉强留了下来。

从练习吹气开始康复

看似简单的动作变化非常明显

阿莲住进市康复医院的第二天,医生和康复治疗师为她做了详细的评估。“我们发现患者的呼吸非常表浅,呼吸节律紊乱,吸气不够,呼气也有问题。”康复治疗师王兆蒙说,康复团队让她借助0-9档的吸气和吹气功能测评设备,开始进行呼吸训练。最初,阿莲吸气和呼气均只能达到2档。于是,她每天从简单的吹气开始练习,每隔一两个小时吹上5-10次。

因为阿莲没法走出病房,治疗师每天到床边指导她戴着氧气面罩进行呼吸肌的放松和拉伸训练。看似简单的动作,坚持下来后,变化一点点开始显现。

一周后,阿莲发现,吹气训练不那么费力了,她可以轻松吹起一个小球,久坐床边的不适感明显减轻。这时候,康复治疗师加大了康复训练的强度,搬来一台主被动训练仪让她坐在床边活动下肢。刚开始,阿莲需要开启被动训练模式,让仪器带动她的下肢进行耐力训练,半个月后,随着患者病情改善,治疗师将训练仪调整为主动训练模式。

住院半个月后,阿莲渐渐感觉自己胃口好了,吃饭不再是一件费劲的事情。自己能吃饭,鼻饲管就显得多余了。不过她的呼吸能力还很弱,还是离不开氧气管。感觉到自己身体上的变化,阿莲不再消沉,对康复训练更主动了。

1个多月后,她第一次带着氧气包,走出病房,到康复治疗区和其他病友一起康复。康复完,甚至还能在病房走上一两圈。2个多月后,阿莲的呼吸功能渐渐恢复,可脱氧实现自主呼吸,这让她感觉到前所未有的轻松和畅快。

住院3个月后,阿莲的家人惊喜地看到她脱胎换骨般的变化:体重增长了10公斤,整个人不再瘦骨嶙峋,不吸氧也能每天走400米!

“从没想到康复的效果这么明显!”出院前,阿莲向医护人员送上了锦旗,感谢他们陪自己度过人生中最难的这一段。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孙美星 编辑 施忆秋

一审 曹歆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徐杰 终审 杨静雅

关键词: 恶性肿瘤 遗书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