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记者 毛雷君
2月10日,全国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试点工作部署会议在宁波召开。宁波作为4个地级市之一,在会上交流推广了加强商业秘密保护的先进经验。
近年来,宁波积极谋划商业秘密保护创新,至今已成功创建省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区6家、省级示范站(点)57家,2020年、2021年新增数量均居全省第一。2021年,全国首单商业秘密保险落地宁波,更是为当前深化商业秘密保护机制改革、强化社会协同保障作出了有益探索。
宁波制造业发达、块状经济突出,拥有全国数量领先的“单项冠军”企业,它们多在关键领域掌握了自主知识产权。随着企业竞争日趋激烈,跨区域、跨领域、跨企业人员往来交流日益频繁,商业秘密保护问题成为当前影响企业经营的常见风险之一。
2020年以来,宁波市委市政府相继出台《关于全面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波市知识产权保护机制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大商业秘密保护力度。同时,以实施浙江省商业秘密保护“十区百县千企”工程为抓手,深入开展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创建活动。聚焦软件、模具、塑料等商业秘密保护问题突出领域,打造“金字塔”型示范企业创建梯队,助企建立健全自我保护和纠纷防范制度机制,实现从打击为主向惩防并举的转变。
近两年,宁波共办结商业秘密侵权行政案件9件,罚没款70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其中,2021年立案数更是占到全省市场监管系统立案总数的三分之一以上。模具、汽车零部件等行业主动响应、积极作为,陆续发布行业商业秘密维权自律倡议。目前,模具、汽车零部件两大行业协会成员之间未发生一起商业秘密侵权案件。
为降低企业商业秘密维权成本,宁波在全国首创商业秘密侵权维权费用补偿保险,并于2021年11月在浙江一舟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签约落地首单。一旦被保险人遭遇商业秘密侵犯,可由保险公司按照合同约定进行赔偿,总额最高达30万元。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局长金珊在大会上发言。记者 毛雷君 摄
宁波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宁波将在创建省、市级商业秘密保护示范基地的基础上,全力培育创建首批国家级示范基地,并加强商业秘密保护人才引进、行业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作用发挥、地方性法规和制度设计、社会协同保护体系建设等方面工作。同时,保持对商业秘密侵权行为高压态势,实现案件协同查办、行刑衔接常态化、制度化,推动形成商业秘密协同保护的良好格局。
来源 东南财金 记者毛雷君 通讯员 周天霞
一审 张波 二审 诸新民 三审 殷浩 终审 杨静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