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这位志愿者3年带动300人加入志愿队伍,连投诉他“多管闲事”的都来了

2022-02-13 19:43:06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汤师傅,你怎么还在守门啊?”

“反正没事干,我每天到社区‘上班’!”

这一阵,在鄞州区东郊街道江丰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门口,每天都会上演类似的对话。汤师傅大名汤全芦,今年73岁。最近两个月来,他每天都在社区“守小门”。从疫情防控到垃圾分类,从日常巡逻到环境卫生,什么都干。老人曾因“多管闲事”被居民投诉,但他的执着,却带动了社区里的300余位志愿者。

视频制作:刘波

他是全年无休的“编外社工”

去年12月初镇海疫情发生后,各个社区都加紧了防控措施。江丰社区有4个点位需要“守小门”,汤师傅主动报名参加,每天第一个到岗,最后一个离开,已经坚持了两个多月了。其余点位都是两名志愿者轮流上岗,但汤师傅却坚持一人“顶岗”。

“年轻人都要上班,平时挺忙。我退休了没事干,一个人就够了!”他说。

虽然只是扫码测温这样的小事,但汤师傅却做得一丝不苟。碰上不戴口罩的居民,他绝对不会放行。去年年底,有领导一行到社区检查,其中有位领导口罩没戴好,当即被汤师傅拦下。居民们一下子被他的认真和敬业“圈粉”了。

其实,汤师傅做得远不止这些。从垃圾分类到环境整治,从“守小门”到日常巡逻,哪里需要他,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妻子张静芬默默揽下了所有的家务事,“他每天都有干不完的事,社区的大小事他都很上心,我早就习惯了!”

汤全芦连续两个月在社区“守小门”

他用日复一日的坚持带动了一群人

江丰社区是2018年12月刚成立的新社区,汤师傅是最早加入的一批社区志愿者,当时志愿者只有21名。 “当时,汤师傅到社区报到,说自己已经退休,有很多空余时间,有需要可以随时找他。”社区工作人员说。

从垃圾分类到日常巡逻,从防疫到防诈宣传,汤师傅“身兼数职”,不会落下任何一场志愿服务活动。在他的带动下,社区成立了一支“二月兰”志愿服务队,现在已经有300多名志愿者,其中有101名常驻志愿者,都和他一样“随叫随到”。

“这两年,我们社区志愿者越来越多了。每次做志愿服务,老汤都会叫我们一起加入。看他每天笑呵呵的,我们都被感染了!”陈阿姨原本是来带孙子的,孙子上学后有空闲时间了,她也报名成了志愿者。

汤全芦在小区停车场捡垃圾

“投诉”他“多管闲事”的人也成了志愿者

江丰社区一品滨江湾小区的垃圾投放点位位于地下车库,去年撤桶并点后,垃圾桶从最初的14个减少到4个,有段时间,地下车库随处可见垃圾包。汤师傅和党员志愿者每天定时巡逻,一个个劝说。

“我们地下车库有11000多平方米,34个单元楼道,老汤每天起码要巡逻三四趟。每次都要去每个楼道检查,看到垃圾包,他就捡起来。看到有人乱丢,他就会上前劝说。”汤师傅的坚持,小区业委会主任陈先生都看在眼里。

有段时间,一业主经常将垃圾包丢进电梯,物业几次上门,业主都闭门不开,老汤主动上门沟通。“我大概上门了四五趟,一开始她不开门,我就隔着门给她讲道理,电梯里的垃圾我也帮她丢掉。连续捡了三四次,她就不好意思再扔了。”碰上这样的“钉子户”,汤师傅都是一盯到底,天天上门检查。“他们烦我恼我,都没关系,只要不再乱丢垃圾就好!”

汤全芦在楼道整理童车

“以前,我们经常接到居民投诉,说汤师傅多管闲事,谁家杂物堵了消防通道他要做工作,谁家垃圾分类没做好他要上门劝说,他真的把小区的大小事都当成了自己的分内事。”江丰社区党支部书记陈霞说,汤师傅做工作很有一套,总是笑脸相迎,从不红脸。“有些投诉过他的人成了志愿者,加入了他的行列,大家都深深被他的坚持打动了。”

其实汤师傅的身体并不好,十年前曾一年开刀5次,多次住院,但他却一直热衷公益。2011年,汤师傅和张静芬夫妻俩还登记成了遗体捐献志愿者。

2011年,老人成了一名遗体捐献志愿者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李雨洁 编辑 吴灵俊一审 林伟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杨静雅

关键词: 多管闲事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