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岁拜师学艺,52年如一日习武钻研,精通“水火流星”、绳镖、八段锦、九节鞭等多种武学技艺,并带动无数村民学武强身,还将非遗技艺带入当地校园,教娃娃们潜心传承。这就是省级非遗“水火流星”代表性传承人王耀国。2月14日,在慈溪龙山方家河头村,记者目睹这位“民间高手”亮了把绝活。
视频制作 记者 吴震宁
1957年出生的王耀国,是土生土长的慈溪市龙山镇范市王家路村人,幼年时拜本村老艺人王文龙为师习武,练就了一身好功夫。他最拿手的是省级非遗项目“水火流星”,并独创了一次舞动10只“火流星”的技艺。
在范市,从前曾有许多曲艺、杂技艺人走南闯北,卖艺谋生。每逢节日,总会有许多民间杂技艺人当街献艺,而“水火流星”是很受欢迎的一种表演技艺,在当地有着深厚的群众基础。许多当地人都曾拜王耀国为师,学习“水火流星”,有的更是全家练习,把它当成健身强体的锻炼方式。
当天下午,王耀国的三名徒孙首先同台展示“火流星”技艺,读小学四年级的孙俊希舞动2只“火流星”,两位初中的师兄则各自舞起8只“火流星”。一时间,公园小广场上,风声乍起,火球飞舞,“火流星”在孩子们的舞动下,时而上下翻飞,时而左右旋转,引得一旁的观众纷纷掏出手机,拍摄下这精彩的画面,还有人只顾着欣赏、鼓掌、叫好,等回过神来才后悔忘了拍下来。
随后,王耀国登场,一套出神入化的绳镖绝技更是让在场的观众大呼过瘾。
“如果说‘水火流星’是入门技艺,那绳镖的难度之大,相当于天花板了。”王耀国说,“‘水火流星’传于远古时代,而绳镖脱胎于唐朝的棉绳套索,如今它们早已退出战场,成了锻炼身体的武术器械。”
习武52年来,王耀国在醉心武学的同时,不忘传承与发扬光大。除了身边正式的入门弟子十多人,还有许多人跟他学过“水火流星”。
2013年,龙山镇政府为“水火流星”艺术团的50多名成员在范市湖滨公园建立了传承基地,王耀国师徒们有了练功和存放道具的好去处;2016年9月,“水火流星”走进范市初中,作为体育的延伸和艺术结合立项授课;2021年,王耀国又被龙山镇实验小学聘请,教孩子们“八段锦”和“水火流星”,深受孩子们的喜爱。
“传统技艺,有一定门槛。”王耀国介绍说,“八段锦比较简单易学,我一般是在八段锦的教学中挖掘有一定天资条件的学生,再以九节鞭作基础,熟练后,再尝试‘水流星’和‘火流星’的练习。”
如今,看到“水火流星”等技艺经自己手把手在校园里得到传承,孩子们不仅能强身健体,而且都非常喜爱,王耀国心里总算踏实了。“后继有人,是我最开心的事。”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吴震宁
通讯员 赵婷 编辑 诸辰一审 戴晓燕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刘雄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