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花样滑冰表演滑现场的阵阵欢呼中,北京冬奥会全部比赛结束,中国代表团九金收官,金牌数、奖牌数均创历史最好成绩。
首都体育馆,冰上“冰墩墩”转身离场 ↓
“‘雪容融’,你准备好了吗?”
在2月20日总台新闻频道《冬奥一点通》节目中,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向吉林艺术学院“雪容融”设计团队教师苏大伟发问。
经苏大伟介绍,如今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北京冬残奥会吉祥物“雪容融”,曾经历过长达八个月、共32套方案的修改。
最早的“雪容融”,是与中国结“吉祥”相配的灯笼形象“如意”,由吉林艺术学院当年大三的学生姜宇帆设计,后又尝试添加过“鹿角”等动物元素 ↓
给灯笼赋予生命,是“雪容融”设计和修改阶段最大的难题。“正月十五雪打灯”——正是在这句农谚的启发下,设计团队才最终决定,在红灯笼最饱满的位置上保留一团积雪,用于承载“雪容融”的小表情。
“雪容融”集中体现了多种中国传统设计元素,除了红灯笼的基本造型,还有头顶的如意挂环、长城纹,以及从剪纸演变过来的和平鸽及天坛的连续图案。
不过,最特别的,还是它肚子上的那圈“神秘光环”。
“历届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的吉祥物中,以自发光物体为原型的吉祥物,并不多见。‘雪容融’是一个。它寓意着点亮前路、希望与梦想。”
容,意喻包容、宽容、交流互鉴。融,意喻融合、温暖,相知相融。
风雪夜,有顶红灯笼,为你点亮——
这样的“雪容融”,能不能融化你的心呢?
连线最后,苏大伟提醒:“赶快入手!‘雪容融’也会一‘融’难求的!”
来源 央视新闻一审 庞锦燕 二审 雷军虎 三审 樊卓婧
关键词: 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