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难得的是,在奉化区西邬街道蒋家池头村,一户家庭有两位老宝贝:爷爷胡惠康今年101岁,奶奶殷志能今年97岁。两位老人育有7个子女,最小的儿子也有58岁了。如今五世同堂,成员57人,家族和睦团结。
视频制作 记者 贺艳
不戴老花镜轻松阅读
采访当天,天下着小雨。上午10点不到,胡惠康老人已穿戴整齐,坐在自家屋檐下喝茶、看书。殷志能老人则躺在床上看电视。
101岁的胡惠康老人
胡惠康老人除了有些耳背,眼睛不花,精神矍烁,声音洪亮。他正在看的书是《健康与饮食》,顺便给我们念了其中一段,然后又随手拿起桌子上的医保卡,轻轻松松读出了身份证号码。“我的眼力还可以吧!”老人自豪地说。他上过三年学,后来还在夜校教过书,读书看报基本没障碍。
不戴老花镜能轻松阅读
殷志能老人除了腿脚不便的老毛病,去年医院的体检报告显示,身体其他各方面都还不错。
夫妻俩都这么长寿,有没有什么养生秘诀?胡惠康老人说,大家都会问他这个问题:“我从20多岁起就开始喝茶叶茶,不知道这是不是养生秘诀?”
这样算起来,老人喝茶叶茶已有70多年了。年纪轻时,他自己上山采茶叶、炒茶叶,一年要喝掉近10公斤茶叶。现在手脚不灵活了,不能采摘了,喝茶叶的量也没以前多了,一年要喝5公斤左右。
饮食上,两位老人并没有特殊讲究,老人的三媳妇石亚飞也证实了这一点:“我公公相对喜欢吃肉和鱼,婆婆什么都喜欢吃,以前喝点小酒,现在不喝了。”
现在,两位老人的午餐和晚餐都由蒋家池头村老年食堂提供,志愿者定时把饭菜送到老人家里。
携手81载基本不吵架
胡惠康老人的另一个爱好是下象棋。天气好的时候,吃过午饭他会到村里的老年活动室和老伙伴们“厮杀”。“80多岁的时候,我还代表村里的象棋队去参加奉化区的比赛。”老人的记忆相当好,对过去的事情都记得很清楚。
老人的毛笔字也写得相当不错。每年过年,他会根据乡亲们的需要,写对联、福字送给他们。
自从上了101岁,有人问胡惠康老人高寿,他总是回答:“我只有1岁”,相当幽默。
殷志能老人因为腿脚不太方便,更多时间待在家里看电视。
爷爷给奶奶夹菜
日常生活中,两人相濡以沫,老爷爷看到有老奶奶喜欢吃的菜,总不忘夹到她的碗里;老奶奶看到老爷爷衣服穿少了,总不忘提醒多穿一点……“我们基本上不吵架。”胡惠康老人宠溺地看着老伴。
两位老人金婚合影
7个子女和睦团结有孝心
两位老人是大家族的主心骨,7个子女和睦团结有孝心。
全家福
2017年7月,蒋家池头村老年食堂开办之前,7个子女轮流到老人家里照顾他们的一日三餐。“我们排班排好的,一户人家照顾四五天。早上到菜市场买好菜,拿到公公婆婆家里去烧。吃过午饭,帮老人打扫一下卫生,陪他们说说话。”石亚飞说,7个兄弟姐妹有的住在蒋家池头隔壁村庄,有的住在奉化市区,但是对老人的照顾和孝心从未缺失,相互之间也没有红过脸抱怨过一句话。
今年过年,以志愿者为主要力量的蒋家池头村老年食堂停止“营业”20余天。7个子女又如“候鸟”般地飞回到两位老人身边,照顾他们的一日三餐。
蒋家池头村老年食堂解决了两位老人的吃饭问题,而且按照相关规定还免费吃。也因为如此,石亚飞和老人的四女儿、孙媳妇主动加入了志愿者队伍,每个月抽出一两天时间到食堂洗菜洗碗、打扫卫生。“公公婆婆教导我们,要懂得感恩,要回报社会。”石亚飞说。
爷爷为乡亲们写福字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贺艳通讯员 陈银儿 编辑 肖勇一审 徐佳菁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吕荣 终审 王籍
关键词: 神仙眷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