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记者 马涛
为期40天的2022年春运于2月25日结束,记者从宁波铁路警方了解到,今年春运期间安检查获的各类违禁品总数,相比上一年度仍有大幅增加。
那么,旅客最爱带上车却又被“拒”的物品有哪些?被查获最集中的又在哪几天?相比往年有哪些变化?2月27日,记者通过采访,对相关数据进行梳理和解读。
哪些物品“扣”的最多?
钝利器、压力容器和打火机
根据安检数据,今年春运期间,铁路宁波站共查获各类违禁品12379件,相比上一年度增加42%。这其中,钝利器、压力容器和打火机位居前三,分别为3086批(件)、2267批(件)、1173批(件)。
由于部分违禁品按容积计算,如煤油气体、油漆等,无法直接和以上类别进行直观对比,但从查获的数据来看,均为数不少。
“钝利器的范围很广,管制刀具以外,可能危及旅客人身安全的菜刀、餐刀、屠宰刀、斧子甚至铁锤、扳手等,都在此列。”据铁路宁波站派出所民警介绍,从现场查获的情况看,很多在建筑工地务工的人员是携带此类物品的“大户”。
其次,就是各类压力容器,比如:冷烫精、摩丝、发胶、杀虫剂、空气清新剂等自喷压力容器。民警介绍,目前,这些压力容器限带120毫升,“这些是属于限制携带的,如果超量,就会被查扣。”
值得一提的是,和上一年度相比,今年查获的违禁品前三名完全相同,因为有些物品携带比较普遍。比如位列第三的打火机,烟民带的特别多,还与近年来“政策收紧”有关。一名安检员介绍:“以前打火机允许带的多一点,现在只能带2个,很多旅客不清楚,所以被扣下来了。”
除夕当天是“拐点”
节前节后查获总数“天上地下”
2022年春运大幕自1月17日开启,2月25日结束。从安检日期来看,查获的违禁品数量和客流量趋势基本成正比。也就是说,客流量大时,查获数量也大。
记者梳理发现,以危险(违禁)品总数来看,1月20日至1月30日这11天里,安检口查获的数量都超过400批(件);最高峰出现在1月24日这一天,为531批(件)。然而,从1月31日这一天开始,数据骤降,只有209批(件),相比前一天下降了56%。
“1月31日是除夕,客流量比较小,所以查获的违禁品也少了很多,这也是符合趋势图的。”民警介绍,从2月1日开始直到2月6日,安检口每天查获的总数都不到200批(件)。直到2月7日这天,即长假后的第一个工作日,数据再起波澜。
记者注意到,2月6日当天的查获总数是187批(件),2月7日攀升至208批(件),节后首次突破200批(件)大关。此后,每天的查获数稳定在200-300批(件)之间。直到2月16日,即元宵节后的第一个工作日,首次超过300批(件)。
以钝利器为例,其查获的数据趋势图和总数趋势图几乎相同:1月31日除夕,首次跌破100件,只有80件,相较1月30日这天的163件下降了50.9%。直至2月18日,才首次突破100件,达到112件,相较2月17日的95件增加了17.8%。
虽然刀片的查获量未闯进前三,但每年查获的数量也着实不少。从今年查获刀片的趋势图上看,节前、节后的反差较大:1月17日至1月30日这两周内,每天查获的刀片都在20件以上,平均每天查获28件。春节长假期间,一共查获16件,平均每天只有2.3件。
多项指标相比上年度仍上涨
铁路警方提醒旅客提前“做功课”
今年春运期间,我市铁路完成客运量368.7万人次,较2021年增长0.8%。就宁波火车站安检而言,除了各类违禁品查获总数的上升,一些主要类别的违禁品也呈上升趋势。
数据显示,仅压力容器一项,今年比去年就上升了72%。2月27上午,记者在铁路宁波站派出所南安检口采访时留意到,许多年轻旅客的行李箱里都携带着摩丝、发胶等物,几乎无一漏网。
“年轻人出门携带这些可以理解,但不要携带大容量的,现在火车上只让带不超过120毫升的。”一名安检员介绍,有的买了长途硬座车票的旅客,随身带着空气清新剂,称车厢里人多、空气流通不好,需要喷一喷……但这些,都不是可以带违禁品上车的理由。
和上一年度相比,油漆、喷漆这两项以往在务工人员的行李包里较为常见的违禁品,今年安检中尚未发现。而氧气和蓄电池,则大幅增加——尤其是蓄电池(含氢氧化钾固体、注有酸液或碱液),2021年度未发现,今年却查获了5批(件)。
这里,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氧气——较上年度增加300%。“现在外出旅游的旅客较多,尤其是到一些高海拔地区的,可能随身带着自吸用的氧气。”民警介绍,除非是供病人吸氧用的袋装医用氧气,否则其他各种包装的氧气都是不允许携带的易燃易爆物品。
在此,铁路警方提醒广大旅客:出行前可以通过多种途径查询了解铁路部门禁止或限制携带物品的名录及具体要求。有些不能带上车的违禁品可以由铁路部门暂时保管、委托转交或者自己采取邮寄、快递、托运方式运输自己的物品。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马涛
通讯员 卞劲松 编辑 诸辰一审 陈善君 二审 雷军虎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王籍
关键词: 压力容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