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记者 崔引
3月2日上午,记者在宁波植物园,一眼瞄到了湖畔平台上的迎春花。
迎春花还只是初放。光秃秃的枝条上,零零星星点缀了几朵花,但金黄的颜色格外引人注目,硬是在梅花和樱花的“夹击”下,谋得一席生存之地。
唐代诗人白居易《代迎春花招刘郎中》中,一句“未有花时且看来”,道出了迎春花最显著的特点:开花时间早。因此很多人视之为“报春使者”。
见到迎春花开的初春,仪式感一下被“拉满”。
(“报春使者”迎春花已经开花了。记者 崔引 摄)
迎春花、金钟花……
“迎春使者”们已经行动起来了
和梅花“撞”了花期的迎春花,虽然在数量上还没法和梅花相提并论,但丝毫不会动摇它在赏花者心中的“地位”:同样在冬去春来时节渐次绽放,梅花是“香自苦寒来”,自带凛冽的锐气;迎春花是“向风却是最先迎”,多了几分蓬勃的生气,和万象更新的春天“配一脸”。
(金钟花也已经准备好迎接春天。记者 崔引 摄)
距离迎春花不远的花坛里,金钟花也开了寥寥几朵。同样耀眼的黄色花,但花瓣要少一些,只有四片,花朵头朝下,宛如铜钟,倒也是“花如其名”。
除了迎春花和金钟花,还有一种长得很相似的花也快临近花期,就是云南黄素馨。
宋人刘敞在《迎春花》中提到:“黄花翠蔓无人愿,浪得迎春世上名”,虽然点了迎春的名,但从“黄花翠蔓”的描述来看,极有可能说的是云南黄素馨。
和迎春花、金钟花“先花后叶”不同,云南黄素馨是“花叶同放”,因此很有辨识度。
和迎春花、金钟花相比,云南黄素馨还有一个显著特点:花型大且舒展,“颜值”比较高。大家若是在户外遇见,也可以尝试着区分一下。
大叶黄杨、滨海苔草、伏生紫堇……
海边的春色早已“迫不及待”
宁波海边的春色,来得更加早。
象山县石浦镇东门岛的东侧,修筑有一条长约2.8公里的滨海栈道。大叶黄杨用实际行动告诉人们“春天早就来了”:嫩枝已经“窜”到10多厘米长,嫩叶也多已经舒展开来,在阳光下呈黄绿色,给人一种充满活力的感觉。
这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园林植物。不过,相较园林栽培中“一本正经”的状态,自然状态下生长的大叶黄杨呈攀援状,倒也是平添了几分“野蛮生长”的生命力。
虽然从“颜值”看,大叶黄杨平平无奇,但它拥有丰富的文化内涵,有人称之为“木之君子”,也有人寄予其“生命常青”的寓意。
(大叶黄杨是一种较早感知春天到来的灌木。林海伦 摄)
(长满嫩枝的大叶黄杨,称得上是海边的“报春树”。林海伦 摄)
沿着滨海栈道前行,生长在海边岩缝中的滨海苔草也已经进入盛花期。
这是一种只生长在海边的莎草科植物,早春就“急吼吼”开花了。花序上部的雄花序呈黄色,长长的花药就像个“试管刷”;雌花序位于雄花序下方,呈白色,明显要“低调”一些。
(生长在海边岩缝的滨海苔草也是早春开花。林海伦 摄)
(滨海苔草上部为雄花序,像个“试管刷”,雌花序位于雄花序下方。林海伦 摄)
伏生紫堇也早就已经“等不及”了。
冬天还没走,它就已经从土中抽出嫩苗,只待气温稍有上升,便悄悄从草丛中开出一串串紫色的花朵。虽然伏生紫堇只是一种小草,但它开出的花朵却十分玲珑、精致。
(气温稍有回升,伏生紫堇就悄悄地在草丛中开出花来。林海伦 摄)
(伏生紫堇的花十分精致。林海伦 摄)
“断崖式”降温、降水……
“春天孩儿面,一日三变脸”并非浪得虚名
一边是令人流连忘返的温柔春色,一边却是“蓄势待发”的降水和降温。
市气象台在3月2日发布的十天预报中提到,3月3日夜里到3月4日上午,以及3月6日,我市将会有两次弱降水过程。
从目前的预报看,随着一股弱冷空气的到来,3月6日到3月8日,我们将经历一次“断崖式”的降温过程。
3月6日到3月7日,我市最高气温只有9℃-10℃,和3月5日的20℃相比,堪比“腰斩”。
3月8日,我市最低气温也将“一泻千里”,从之前的5℃-6℃,跌至1℃左右,恍如重新回到冬天里。
民谚说“春天孩儿面,一日变三脸”。这次的降水、降温虽然不至于“一日变三脸”那么夸张,但也是在短短三天里,一下把我们从春天拉回到“冬天”。
还是那句话,初春乍暖还寒,大家还是要悠着点,多留意气象部门发布的最新预报,冬天的厚衣服也不着急收。
市区天气:
3月3日:多云,夜里转阴有雨;6℃-17℃
3月4日:阴有小雨,下午转阴到多云;10℃-18℃
3月3日市区空气质量:良,二级;首要污染物:PM2.5颗粒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石承承
通讯员 林海伦 编辑 诸辰一审 郑昕玮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钱浩 终审 刘雄飞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