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56!10814!他们的故事让人动容

2022-03-03 09:44:41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在鄞州,现有注册志愿者27.7万人,注册志愿者组织3464个。

他们可能是十字街头指挥交通的那个身影,可能是防疫期间给你送食材的“大白”,或是垃圾桶前那个准时上岗的最熟悉的陌生人。

或许你不知道他们的名字,但他们身上的那抹红色,你一定记得,那是文明中国红。

今天,我们讲讲他们的故事。

视频制作 记者 薛曹盛

连续34天守在防疫一线

这个硬汉“全职”做公益

在鄞州,活跃着一支硬核志愿服务队——蓝天救援队。平日里,他们是公务员、企业员工、个体户,来自各行各业;一旦出现险情,他们就奋不顾身冲在一线。

今年46岁的陈庆是宁波鄞州蓝天救援队队长,2018年组建到现在,这支队伍从最初的6个人已经壮大到110人。去年12月,镇海疫情爆发后,陈庆连续34天守在防疫一线,一天都没有回家。在鄞领志愿服务系统,记者看到,那段时间,他一天的志愿服务时长就有11个小时-12个小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那段时间,他和队员们主要负责鄞州区核酸检测样本的运送,一天24小时不间断。

“当时,鄞州有40多个集中隔离点,我们每天要运送大量的核酸检测样本。连着34天,我都没有回家,幸好这场仗打赢了。”对陈庆来说,这样的坚守早已是家常便饭。

在2020年防疫期间,他们的队伍整整抗疫近4个月,总服务时长达到6500个小时。

陈庆参加救援行动

蓝天救援队是一个民间纯公益的应急救援机构。2014年陈庆偶然间得知了蓝天救援队,就在象山报名了。

平日里,他们参与较多的是水域救援和山野城市搜救。相比之下,参与浙江丽水山体滑坡救援、深圳山体滑坡救援、浙江建德山体滑坡救援等,难度系数就更高了。

“对我们来说,能把受救者安全交给家属就心满意足了,最遗憾的就是,拼过了,但人还是救不回来。我们日复一日的训练,就是为了不断提高我们的救援技能。”从2018年组建“鄞州蓝天”到现在,陈庆几乎全职做起了公益事业。他把自己的房子改成了办公室,自费采购应急救援车辆和各种救援装备。

很多人表示不理解陈庆的做法,甚至背地里有人还说他傻,但他不以为然。“现在有110人的队伍在,总要有人带,更何况还有很多人需要我们……”

她撑起一支400人的义剪队

一年走遍鄞州156个村社

一把剪刀,感动了一座城。

鄞州区美发美容行业协会有一支“银丝金剪”义剪服务队,目前该团队已有400多人。

郑亚丽是鄞州美协秘书长,每天她不是在组织活动,就是在组织活动的路上。以前,团队每年服务1次-2次,在她的带动下,现在每周甚至每天都有活动,有时候甚至一天就有三四场。2021年,她的足迹遍布鄞州156个村社,是鄞州区走街串巷最多的志愿者。

2020年春天,一场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我们的生活。那段时间,这支义剪队穿上防护服,戴上口罩,成了最特殊的“逆行者”。郑亚丽一个个电话沟通,一次次劝说,带着他们奔赴一线,为抗疫人员义剪。

2月9日,为李惠利医院的援鄂医护人员们提供义剪;2月10日,为瞻岐、咸祥、塘溪等地的防疫人员提供义剪;2月11日,为鄞州区卫生局、鄞州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义剪;2月25日,为鄞州三院、鄞州云龙卫生院的医护人员提供义剪……翻开郑亚丽的工作日志,当月的记录满满当当。

郑亚丽带着团队志愿者义剪

从2月9日开始到3月初,鄞州美协的这支志愿者队伍为97家单位提供义剪,服务了6000多人次。他们所到之处,赞声一片。复工复产以后,他们又忙着为企业员工义剪。作为这些公益活动的组织者,每场活动都倾注了郑亚丽的心血和努力。

“我们团队真的很有爱,很多时候,群里一发布志愿服务项目,他们都抢着接单。有的宁愿暂停营业,都来参加我们的义剪活动。”郑亚丽说,团队成员来自五湖四海,但大家都热衷公益。走到哪里,就服务到哪里。他们还为一些临终老人上门免费理发,家属深受感动。

这些年,“银丝金剪”义剪服务已在城市山区、乡村社区、敬老院、孤儿院、医院、环卫系统等开展活动4000多场,受益群众达10多万人次。她愿意做这样的搬运工,把他们的爱心汇聚成大海。

志愿服务时长10814个小时

她开着“专车”宣传献血

3月1日一早去宁波市中心血站献血,煮养生茶,做志愿服务,一直忙到中午;14时开始在姜山镇政府附近的十字路口做交通督导……每天志愿服务六七个小时,这是鄞州区姜山镇紫薇志愿者陈美珍的生活日常。

现在,她的志愿服务时长已经达10814个小时,是鄞州区志愿服务时长最多的志愿者。

陈美珍今年49岁,她从2017年开始加入志愿服务团队。在她的“专车”上,放着很多义务献血的宣传单。她接单不是为了做生意,而是为了宣传无偿献血。

陈美珍在血站献血

“一路上,我和乘客说献血的事,他们感兴趣,我就把宣传单递给他们,并留下联系方式。如果他们不感兴趣,我就换话题了。”虽然每天开“专车”还要补贴油费,但让陈美珍幸福的是,当了三个月的“专车”司机,她带动了很多人加入无偿献血的行列。“陈姐,我今天去献血了!”每次听到电话里传来这样的消息,陈美珍就觉得,做这些值了。

从无偿献血到导医,从交通督导到定期去乡村做志愿服务,陈美珍早就把志愿服务当成了一种生活方式。虽然每天忙忙碌碌,但她觉得自己被治愈了。

“以前,我就是个‘林妹妹’,整天不开心,心情抑郁。做了志愿服务以后,整个人变得开朗了,生活作息规律了,最重要的是每天都心情舒畅,因为我被需要,被认可了。”她的这种改变,家人和朋友都看在了眼里。在她的带动下,很多亲朋好友都加入了她的行列,他们服务着,快乐着。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薛曹盛 通讯员 肖圣华 王珊瑜 编辑 庞锦燕一审 徐佳菁二审 雷军虎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王籍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