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山老人将2500余册藏书捐给宁波市档案馆,也想把“耕读传家”的家风讲给更多人听

2022-03-08 20:10:09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视频制作:记者 崔引

2500余册藏书,其中不乏《笔记小说大观》(1-438册)、《钦定佩文韵府》(1-200册)这样珍贵的藏书。家住舟山,今年92岁的严万浩先生决定把它们都捐赠给宁波市档案馆。这是近年来宁波市档案馆首次开展跨地市捐赠,也是近年来个人藏书捐赠量较大的一次。

严万浩先生将2500余册藏书捐赠给宁波市档案馆。记者 崔引/摄

3月8日上午,严万浩先生藏书捐赠仪式在舟山市百叶颐养院举行。严万浩先生及其家属、宁波市档案馆工作人员、社会各界代表汇聚一堂。

“严先生生活在舟山,为何选择将藏书捐赠给宁波市档案馆?”这无疑是参加这次捐赠仪式大多数人心中最大的疑问。

严万浩先生的小女儿严越说,父亲出生在宁波余姚,自幼父母双亡,一度以放牛为生,日子过得十分清苦;15岁加入新四军浙东纵队,参加过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后响应组织号召,奔赴舟山定海支援建设,并在舟山扎根。

“一直以来,他都为自己没能为家乡建设、发展做贡献而心存遗憾,所以这次决定把藏书都捐给宁波市档案馆,既回报家乡,也很符合宁波‘书藏古今,港通天下’的城市气质。”严越说。

严万浩先生捐赠的部分藏书。资料图片

一口气捐赠2500余册藏书,其中不乏“宝贝”,如此大手笔,跟严万浩先生一直以来“书一定要有人读,才能体现其价值”的理念有关。

在严越的印象中,父亲是个十分爱读书的人,年轻时最爱逛的就是书店,哪怕是去外地出差,风景名胜可以不看,但当地的书店尽量要走一走。由于家里的藏书越来越多,也曾有人出高价收购,但父亲都舍不得卖,每年还要花大量时间对藏书进行养护,还专门花了近一年时间对藏书中的线装书重新整理、装订。

在严万浩先生的言传身教下,子女们在少年时,即便在当时艰苦的社会条件下,也从来没有放弃过读书,“耕读传家躬行久,诗书继世雅韵长”的家风一直在家族中代代传承。“这次将藏书捐增出来,也是希望让更多人有机会看到父亲的藏书,体会到读书的意义。”严越说。

严万浩先生在捐赠仪式现场 记者 崔引/摄

“在接下来计划举办的宁波市档案馆档案资料征集成果展中,我们将向社会公众展示严万浩先生的部分藏书。”宁波市档案馆馆长鲍娴萍说,有很多“宁波帮”人士年轻时在外闯荡,留下了很多书籍、手稿等文字资料及实物,记录的档案、资料、史实并不只限于宁波,今后宁波市档案部门也将尽可能多“走出去”,也希望社会各界,尤其是更多“宁波帮”人士捐献档案资料。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石承承通讯员 毛芳芳 编辑 肖勇一审 房伟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吕荣 终审 王籍

关键词: 宁波市档案馆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