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1日,国家卫健委通过了抗原检测的方案,新的新冠检测方案引起了市民的高度关注。杭州市疾控中心主任赵刚为大家进行详细解读。
抗原检测与传统的核酸检测有什么区别?
答:新冠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是两种不同的技术手段,前者通过检测病毒的特异性蛋白,就像病毒穿的外衣,而后者则是检测新冠病毒的核酸基因片段,是病毒里面的基因,两者检测的是不同的物质。
抗原检测是一种简易而快速的病毒检测手段,与核酸检测相比,不需要专业人员采样,也不需要专门的设备,普通居民在家就可以自行检测,10-20分钟就可以获得结果。
抗原检测是否可以替代核酸检测?
答:抗原检测并不能替代核酸检测。事实上,抗原检测很早就已经出现,但在国内一直没有得到广泛应用。这是因为其结果不如核酸检测准确、早期。
核酸检测有一个扩增过程,因此哪怕只有少量的病毒核酸也能被发现,有助于早期发现;而抗原检测必须要样本已经含有大量抗原,所以在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群中进行检测更有效。所以,抗原检测并不能作为最终的诊断结果,核酸检测结果才是诊断新冠病毒感染的“金标准”。
什么情况下需要用到抗原检测?
答:抗疫进入第三个年头,随着病毒的变异,尤其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出现并成为优势株,传播速度极大增加,而且表现出越来越强的隐匿性。尤其是近期,国内外多地出现了奥密克戎疫情,而且有的疫情发现时已经在社区传播了多代。
在这种情况下,增加抗原检测手段,能够更早地在人群中发现病例,帮助我们更加快速地应对突发疫情。此次在香港抗疫中,就已经采用了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两种方式。
什么样的人群适合抗原检测?
答:抗原检测适用于三类人群:
一是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
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
三是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我们梳理了几波疫情,发现一个问题很突出,有的人主动就医意识不强,出现症状了一直不就医,而采取自服感冒药物等方式,延误了宝贵的时机,为疫情防控增加了巨大困难。
增加抗原检测手段,有助于不具备核酸检测能力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升能力,增加疫情防控的哨点作用;有利于提高市民检测的意愿,便于及早发现,为疫情处置争取宝贵的时机。
来源 浙江新闻客户端一审 庞锦燕 二审 雷军虎 三审 徐叶 终审 王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