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世间有多少个“周秉昆”,渴望父母这样的爱!孩子胆小自卑,也许和你的说话方式有关系

2022-03-14 12:44:56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视频来源于电视剧《人世间》

电视剧《人世间》里,有这样一幕场景:

深夜,周秉昆和父亲在房中对话。说着说着,父亲突然激动,起身开灯,严厉地质问周秉昆:“为什么不给我写信?!为什么还在别人面前说我势利?!”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指责,周秉昆压抑多年的委屈瞬间喷涌而出,这些年父亲总喜欢嘲讽自己,总喜欢贬低自己,总是骂自己没出息:“都是一个爹一个妈生的,都一爹一妈养的,就我没出息!”

从小到大,父亲总拿自己和两个优秀的哥哥姐姐作对比,嘲讽他“考试倒数第一名”。在外面受委屈,父亲非但不安慰他,还喜欢在伤口上撒盐,哪里疼就抠哪里。

这么多年过去,他成家立业,终于能独当一面照顾家人。可父亲的贬低,让他有了永远抹不掉的自卑与心虚,“我有多难受你知道吗?”

不当的亲子沟通

导致孩子干什么事都很“怂”

针对这样的场景,海曙区集士港镇中心小学心理老师俞琴指出,在心理学中,自卑可以分为原生自卑和次生自卑。不当的亲子沟通是导致原生自卑的最常见原因之一。

作家三毛在《一生的战役中》写给父亲:“我一生的悲哀,不是没有赚得全世界,而是请你欣赏我。”对于周秉昆、作家三毛来说,真正能伤害他们的不是外界的否定和批判,而是父母的嘲讽和质疑。那种自卑感,不会因为年龄增长、成就累计而消除。

“现在的情况是,父母虽然都很爱孩子,但很多时候不知道如何表达。他们往往从一个点、一件小事出发,去全面否定孩子。”俞琴说,类似于这样的亲子沟通方式,长此以往,很容易养出一个自卑、胆小的孩子。

孩子自卑、胆小,让很多父母发愁,觉得自己的孩子没出息,凡事不敢出头。比如:学校里要表演节目,老师选中了孩子,孩子却说自己不敢,于是拒绝了老师的要求;课上回答问题时,哪怕知道答案,也不敢举手,而是选择逃避;在幼儿园,受到同学欺负也不反抗,回家也不跟父母说,表现得很‘怂’”……

你会好好跟孩子说话吗?

这样做会让孩子建立自信

那么,家长该如何与孩子好好说话,让孩子从心底生长出自信呢?俞琴老师给出如下建议。

视角的转换,先别急着否定。

我们常常会听到父母这样与孩子谈话:“有什么好哭的,怎么这么不懂事啊!”“你太笨了,简单的题都不会!”“作业做得这么慢,其他事也都做不好!”“跟你说了几遍了,还是错,脑子到底有没有在动啊!”家长把孩子的一切几乎都否定了。

当孩子不好好写作业、背书拖拉时,父母该怎么跟孩子说呢?视角转换能让我们看到孩子的真实需求。

在习惯性催促孩子前,试着问问自己:如果我是这个一直在写作业但写不好、一直背书但依旧背得吞吞吐吐的孩子,我会有什么感受?我希望身边的人对我说些什么呢?

以孩子的视角看孩子,我们就会理解孩子的难处:他们表现出来的拖拉不是懒惰,而是在向我们求助。

积极地倾听,先别急着发表。

当孩子跟你说:“今天小明拿了我橡皮,还打了我一下,我很生气,也想揍他。”作为家长,你会如何与孩子沟通呢?

当孩子向你“告状”时,他往往在表达一种情绪。做父母的需要积极倾听。如果没有时间,请跟孩子说明原因,约定什么时候再沟通。如果有时间,请认真、积极地倾听孩子的表达。

倾听时,放低自己的身段,将自己置于孩子平等的位置,目视孩子的眼睛,不轻易打断孩子的表达。即使你非常不认同孩子的某些观念,或者很好奇其中的细节,也不要轻易打断或急于发表自己的想法。

除了倾听孩子表述的内容,也要倾听孩子表达的情绪,并且要对他的情绪做出有效回应。因为只有先接纳孩子的情绪,孩子才会觉得你懂他,才会觉得你值得信赖。人往往在被关注、被接纳后,才会愿意与你建立健康友好的关系。

在倾听的整个过程中,我们要相信孩子可以独立解决那些困扰他的问题,可以合理处理不良情绪。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引导孩子发现解决问题的办法,跟踪观察问题解决的情况。

不吝啬鼓励,先别急着设限。

罗森塔尔效应,亦称“人际期望效应”,是一种社会心理效应,指的是教师对学生的殷切希望能戏剧性地收到预期效果的现象。

在亲子教育上,罗森塔尔效应提示我们,鼓励式教育远优于“棍棒教育”。不给孩子设限,孩子才有无限可能。

父母是孩子信任的人,同时也是给予孩子心理暗示的人。在亲子沟通时,家长们不要吝啬对孩子的鼓励,用笑容传达赞许,用眼神传递期待,用积极肯定的语言走进孩子的心里,这样,孩子会更愿意亲近你。

现代金报丨甬上教育 记者 马亭亭 通讯员 王岚

一审 章萍 二审 王妙妙

三审 徐碧海 终审 张伟方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