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光明媚,万物萌生,
令人陶醉的不仅有美景,还有美食。
在象山县西周镇,
有一款“春日限定”的特色点心,
它不单是当地人的“心头好”,
更引得不少“老饕”慕名而来。
笋团,名字和外表一样的朴实无华,
但内里却包罗了整个春天的鲜美
白居易有《食笋》诗:
“每日遂加餐,经时不思肉。”
吃过春笋,才知春之味。
象山西周有近10万亩浩瀚竹林,
其中以儒雅洋片区最多。
每到春天,春笋竞相破土而出,
嫩而鲜,是最好的“食”节。
西周镇儒雅洋村的竹林,村民挖笋 胡龙召 摄影
“用刚挖出来的笋做的笋团,是最好吃的。”
西周镇儒雅洋村村委会副主任王伟汉介绍,
笋团是象山西周的特色点心,
每年春天,村里家家户户都会做笋团,
自己吃也对外卖,
游客还可以过来体验制作。
村里经常会接到宁波、杭州等地的订单,
一单数量从几十个到数千个不等。
西周镇上有一家民俗点心店,
名叫“十八象”,
走的是年轻化路线,
在传统笋团制作的基础上,
强调食、材、料的精确配比。
店长郑开元说,
笋团的馅料
由鲜笋丁、蛋丝、肉丁、香干、葱等组成,
用猪油炒制,
面皮则是选用糯米粉和粳米粉混合做成,
把馅料裹进面皮里做成笋团,
再放在锅里蒸熟,就可以品尝了。
郑开元和店员制作笋团 胡龙召摄影
笋团制作全程纯手工,
要下的功夫可不少——
“笋要选用当天新鲜挖的本地笋,
煮熟后切丁;
蛋丝要将蛋液煎好后切碎,
不能直接炒碎;
炒馅时放料的步骤不能混乱,
面皮要一点一点加粉手工揉制……”
郑开元还透露,他家笋团之所以美味,
秘诀就在于猪油,馅料要用猪油熬香。
郑开元和店员制作笋团 胡龙召摄影
当外表如白玉般无暇的笋团,
从蒸锅中取出,
趁热放在口中咬开,
那一瞬间,
软韧与爽脆、鲜甜与醇香
在舌尖同时爆发,
仿佛将山野的灵秀和勃勃的春意
都带到了眼前、化在了心里……
来上一口,不负这个春天。
郑开元 胡龙召摄影
记者 王思勤 胡龙召 潘苗
视频制作 潘苗 通讯员 张维 编辑 诸辰一审 房伟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葛颖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