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7日,63岁的孙阿姨因为“面红耳赤”来到宁波市第一医院就诊,她的头面部红肿热痛,皮肤特别痒,让人忍不住想去挠。最后,被诊断为日光性皮炎。
市第一医院皮肤科医生戚颖告诉记者,今年天气热得快,门诊中日光性皮炎的患者也来得格外早,至少比往年早了半个多月。一个上午门诊中,日光性皮炎的患者有7个。不少患者是因为吃了光敏性食物后没注意防晒,从而出现日光性皮炎。
视频制作 记者 王颖
吃了三年的降压药和日光作用后过敏
孙阿姨来到门诊时,整个面部和脖子处的皮肤都呈现明显的红色,有轻微水肿症状,没有脱皮,非常痒。仔细观察,红肿的部位有明显的分界线——衣服遮挡的部位,皮肤正常;衣服没有遮挡的部位,则皮肤明显红肿。
戚颖初步判断为,这是日光性皮炎。
3月17日开始,宁波下雨了,所以孙阿姨坚持认为,自己没有晒过太阳。在和同事一起查看孙阿姨的皮肤情况后,几位皮肤科医生都认为这是日光性皮炎。
后来,孙阿姨也终于想起,皮肤开始出现红肿当天的中午,太阳很大,自己确实在外面走了半个多小时,没有戴帽子,也没有打伞。
“我以前晒太阳也不过敏,怎么这次一晒就过敏了呢?”
通过详细问询,医生把日光性皮炎的原因锁定在孙阿姨吃的降压药上。这款降压药中含有氢氯噻嗪这一光敏成分。
和孙阿姨一样,一些老年人吃了降压药后再日晒,容易出现皮肤光暴露部位过敏,这正跟药物中的光敏成分氢氯噻嗪等有关。
孙阿姨疑惑,降压药吃了两年了,以前也晒太阳,甚至晒得更久,怎么单这次会“中招”呢?
医生解释,这在临床上很常见,有些人的过敏反应会随着药物在体内的积累而产生。
孙阿姨这才恍然大悟。根据医嘱,孙阿姨这阶段要首先减少日晒,其次涂抹外用药和口服药缓解日光性皮炎的症状,另外还要找心内科医生更换降压药物。
吃荠菜饺子晒太阳后上了120急救车
戚颖告诉记者,很多人以为,日光性皮炎只是皮肤红肿、脱皮、瘙痒,没什么大事。这是个误区。
该院曾接诊过一个因为日光性皮炎而被120急救车送来的重症患者。这位青年女性送来时,头面部非常肿胀,呼吸困难。
经过急救,虽然病情很快得以控制,但她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甚至不少皮肤因为过度肿胀而坏死。
后来经过详细询问,医生将“罪魁祸首”锁定在患者发病当天中午吃的一盘荠菜馅饺子上。荠菜属于光敏性食物,患者吃完后,在太阳下暴晒,引起了日光性皮炎。
特定人群需在光敏性食物和日晒间二选一
据介绍,能引起日光性皮炎的光感性食物有很多。比如,芹菜、荠菜、紫云英、芥菜等蔬菜,宁波人爱吃的泥螺、虾类等海鲜。一些水果如芒果、菠萝、柠檬、柑橘中也同样含有光敏物质。
通常来说,光敏性食物被人体吸收后,所含的光敏性物质会随之进入皮肤。如果在这时照射强光,就会和日光发生反应。一般的日光性皮炎表现为日照后,光暴露部位皮肤出现红肿、水疱,伴瘙痒、烧灼或刺痛感等症状。
为什么很多人吃了光敏性食物后晒太阳后也不会有皮肤异样呢?据介绍,这和个人体质密切相关。
因此,医生建议:特定人群在吃光敏性食物和日晒间要做到二选一。简单地说:不日晒的话,吃光敏性食物也没事;如果接下来要日晒,就尽量不要吃这类食物。
需要注意的是,一些药物、化妆品中也含有光敏性的成份,也会引发日光性皮炎。因此,在使用护肤品时,也要注意说明书上是否有“建议夜间使用”等标识。
如果日光性皮炎发病面积大,或皮疹较严重,出现红肿、水疱或皮下出血等症状,建议尽快就医。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王颖 通讯员 陈静娜
编辑 徐益霞 一审 曹歆 二审 檀传才 三审 葛颖
关键词: 面红耳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