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大草原迁徙队伍最庞大的蓝角马,宁波也有了!它们和新来的大羚羊都是牛的“亲戚”

2022-03-18 20:12:49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视频制作:记者 崔引

所谓“风马牛不相及”,大羚羊、蓝角马,光听名字是不是感觉它们和牛没啥关系?不过,这一“羊”一“马”,竟出自同一个“家族”——牛科。

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后,大羚羊和蓝角马预计会于4月初在宁波野生动物园和游客见面。届时大家可以好好观察一下啦。

见到有陌生人靠近,大羚羊显得有点儿紧张。 记者 崔引 摄

大羚羊不是第一次落户宁波野生动物园,在园区内的“非洲原野”展区就能见到它们:庞大的身形,褐色的皮毛,乍眼一看,跟牛十分相似;而头上那对长约40厘米的角,又在表明自己“羊”的身份。

工作人员说,从分类学上看,大羚羊虽与牛、羊同属牛科,却是不同“属”等级分支,它们那对空心却结实的洞角或虚角与牛、羊外形有明显不同,“大羚羊数量稀少、濒危度高,具有较高的研究和保护价值。”

大羚羊警惕地盯着镜头。 记者 崔引 摄

“矛盾感”不止存在于大羚羊的长相,也存在于它的行为。

这次宁波野生动物园新引进了两头雌性大羚羊,主要目的是为了改善园区大羚羊种群的结构和繁殖状况。

“大羚羊是非洲羚羊中最温顺的。”工作人员话音刚落,笼舍里的大羚羊突然一阵躁动,飞快跑向笼舍门边,然后一脚踩在青草上,侧身来了个“急刹车”,慌得笼舍外的人一度以为它要打滑、侧翻。这副焦虑、“没见过世面”的模样,跟它庞大的体型以及本该和体型更配的笨拙、稳重,一点儿也扯不上关系。

大羚羊的身形看上去就十分矫健。 记者 崔引 摄

来回蹦跶几圈后,大羚羊似乎也意识到笼舍外的人并不会对它构成什么威胁,便安静下来,立在笼舍靠里的位置,但一双大眼睛还是牢牢盯着门口,一眨不眨,充满警觉;尾巴在身后不停地来回甩动。即便是没有任何饲养经验的人也能感觉到它的紧张不安。

工作人员说,大羚羊到宁波还不到一个星期,目前仍在适应新的场地和环境,才会出现上述反应,“等到它们适应场地和环境后,还是很好相处的,就像展区的那些大羚羊一样落落大方,随便看。”

看着是不是很像牛?却偏偏叫蓝角马。 记者 崔引 摄

跟大羚羊一样,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的,还有“暂住”在它隔壁的蓝角马。

乍眼一看,蓝角马头大、肩宽、体壮,很像平时看到的水牛;仔细端详,它的脸又有几分像传说中的“马脸”,偏偏这张“马脸”上又长了一对牛角。

工作人员说,蓝角马和大羚羊一样,也属于牛科。

同样是身处全新的陌生环境,蓝角马的应对方式显然要比大羚羊沉稳许多:先是远远观望了一会儿,接着一步步慢慢靠近,甚至一度凑到记者的相机前,好奇端详……看上去一脸憨憨的模样。

蓝角马看起来有些憨憨的。记者 崔引 摄

这次,宁波野生动物园引进蓝角马一家四口,包括一公两母以及一个女儿,其中一头母蓝角马已经有孕在身,预计两个月后,“家族”中就会有新成员诞生。

蓝角马的繁殖能力很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也很强。在它们的老家非洲,茂密的灌木丛、开阔的平原草地、林地……各种栖息地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

如果大家看过非洲大迁徙的纪录片或影像资料,就会发现迁徙队伍中数量最庞大的就是蓝角马,原本就喜欢群居的它们在迁徙中会组成一支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大军”,长途跋涉。

虽然它们体型庞大,长相看起来也挺“凶”的,实际上却是个“铁憨憨”。在大迁徙中,队伍最庞大的是它们,迁徙途中被鳄鱼、狮子等天敌“一抓一个准”的也是它们。

身为“战渣”,蓝角马虽然在“战斗技巧”上技不如人,却也有自己的“保命秘笈”——耐力好。 只要不被鳄鱼、狮子等天敌给赶上,它们就能“耗”光敌人的精力,顺利脱险。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石承承 编辑 肖勇一审 房伟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徐叶 终审 陈剑虹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