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唯一!宁波女博士生获邀参加诺奖获得者大会,她啥来头?

2022-03-20 20:32:27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自1951年起,每年6月底到7月初,全球以化学、物理、医学/生理学为主的诺贝尔奖获得者都会在德国林岛聚会,召开一年一度的“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而在每年的这场科学盛会上,与众多科学大咖面对面对话的,是一批从世界80多个国家挑选出来的优秀博士生和青年科学家。对全球青年学者而言,这无疑是一次难得的机会和经历。

至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已举办了70届,今年的主题是化学。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博士研究生李慧静获得了第71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的邀请,将于今年6月下旬赴德国林岛参会。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博士研究生李慧静

全国30张“入场券”,她是浙江唯一

受中国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和德国研究联合会的委托,中德科学基金研究交流中心每年都会在中国高校选拔优秀博士研究生代表赴德国参加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

今年,中国共有30名博士生赢得第71届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入场券”,李慧静是浙江唯一获邀参加此次大会的博士生。

“与诺贝尔奖获得者的交流,让我期待不已。我希望可以更了解他们科研的过程和构思,与他们沟通更多关于未来发展方向的问题,并希望有机会向他们展示我的工作。”李慧静称。

生于1995年的李慧静是山西忻州人,本科毕业于华南理工大学(化学与化工),2018年成为中科院宁波材料所高分子化学与物理专业的直博生。

中科院宁波材料所

截至目前,李慧静以第一作者身份于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 (《化学工程杂志》)发表论文一篇,于Macromolecular Rapid Communications (《高分子快速通讯》)发表综述一篇,并曾获 “第四届高分子青年学术论坛”二等奖。

“德国一直以严谨的工作态度闻名世界,德国马普所更是被誉为诺贝尔奖获得者的摇篮。前往德国进修的梦想一直在我心中萦绕,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我将学习德语当作自己的业余爱好,希望有一天可以用到。”为了实现心中的梦想,李慧静一直憧憬去更高的平台看看,开阔自己的眼界,提高自己的见解,接受并学习更多前沿知识。

瞄准智能机器人,立志成为女科学家

李慧静的研究方向是尝试将软体驱动器和仿生传感结合,制备出可感知外界、与环境互动的智能机器人。

这个方向比较新颖,需要的不仅仅是材料方面的知识,还需要大量机械设计方面的构思。在材料所学习的过程中,科研本身的样子在李慧静的眼中逐渐清晰。

李慧静始终相信,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仰望星空,脚踏实地。”这是李慧静牢记于心的一句话。

她说,从小看电视剧时,每每有科学家做实验的画面,都觉得好酷。这也在她心里种下了“做一个对社会有贡献的女科学家”的种子。

但事实上,摸索实验条件、改进优化实验方案的过程,是十分痛苦的。

不过,看到自己的实验成果得以发表,虽小但意义重大,让李慧静更加坚定地走在科研的道路上,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出实际有用的东西,为社会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李慧静

谈起今年获邀诺贝尔奖获得者大会,李慧静说,科研经历让她深感与各领域优秀科研工作者沟通的重要性,好的科研想法都是在多种思维的碰撞中产生的。这也是获取前沿科学资讯的重要途径之一。

要成为优秀的科研工作者,良好的沟通能力是必不可少的。勇于并善于向别人展示自己的工作,让别人更快地了解自己的工作并提出新的看法和建议,才能让彼此不断进步。

她坦言,工作过程中难免有令人沮丧想放弃的时候。但父母一直对她说:努力不一定成功,不努力一定不会成功。而同伴的开导和老师的鼓励,也促使她更加坚定地朝自己的目标前进。

来源东南财金记者吴正彬

一审 张波二审 殷浩 三审 周立明 终审 刘雄飞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 #个上一篇下一篇阅读已同步到看一看写下你的想法

前往“发现”-“看一看”浏览“朋友在看”

看一看入口已关闭在“设置”-“通用”-“发现页管理”打开“看一看”入口我知道了

已发送

全省唯一!宁波女博士生获邀参加诺奖获得者大会,她啥来头?最多200字,当前共字

发送中

微信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知道了微信扫一扫使用小程序取消允许取消允许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