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守这条热线31年,帮过多少孩子和家长她自己也算不清了

2022-03-22 14:55:46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视频制作:记者 林伟 实习生 林润语

3月20日上午9点多,“胖妈妈”邵莉的手机响起,慈溪一所学校的老师向她咨询一件比较棘手的事:两名男女学生上个月发生了关系,女生很可能怀孕了。“这样的事我们老师也是初次遇到,都不知道该怎么办。听人介绍了您这里的‘胖妈妈热线’,我们就想来听听您的意见。”

在电话里,邵莉和那名老师说,要赶快和学生家长联系,让家长别先责备孩子。“这么大的事情,必须有家长的参与。”她还请老师转告家长,一定要去正规医院做手术,“一定要越早越快地解决。”

邵莉已经不是第一次遇到这样的案例了。

今年65岁的她,是宁波第二技师学院的退休老师。因为长得略胖,大家都亲切地叫她“胖妈妈”。而“胖妈妈热线”,邵莉已经坚守了31年。

31年来帮助过多少人,她自己也算不清了

“30多年前,因为刚上幼儿园的女儿回家后总说很孤单,我就给她设立了‘交友日’。”邵莉说,那时候,女儿在周末邀请小朋友到家里来玩,很多家长也跟着来了。小朋友与小朋友玩,妈妈与妈妈聊,大家在一起分享育儿经验。后来,其他家长遇到问题也喜欢找邵莉帮忙解决,还有些家长热心地帮着出主意。1991年,这些妈妈们发展成一支“义工妈妈”队伍。“我觉得这个名字不够响亮,看着自己的身材,我想出了‘胖妈妈热线’这个名字。”此后的31年,“胖妈妈热线”一直义务为那些因孩子教育问题而困扰的家长们提供咨询服务。

慢慢的,知道这个热线的人越来越多,他们会打电话,或者当面来咨询邵莉。

为了适应现在青少年的沟通需要,邵莉学会了上QQ、玩微博、用微信,还开通了微信公众号“胖妈妈与你分享”,不定时更新教育、亲子方面的心得和感悟。

31年来究竟帮助了多少人,邵莉自己也记不清了。“我最多的时候一天要接10多个电话。”她为数不清的青少年解过心头之惑,也为数不清的家庭缓解了亲子问题,更阻止了几十名想要自杀的青少年。

她向记者分享了几个故事。

帮助女孩阳光面对生活

几年前,有一名十六七岁的女孩因为早恋怀孕,家长找到了邵莉。当时海曙区有一家少女救护中心,邵莉让他们赶紧去这个中心。事后她有点不放心,又跟着去了。

她到救护中心的时候,正好看到医生把女孩送出来。原来,因为时间拖得太久,女孩肚子里的胎儿太大,只能引产,而救护中心不能做引产手术。“这时候,女孩才讲出了她的故事。男孩是网上认识的,出事后就失联了。”最后,家长带着女孩去乡下把胎儿引产了。

之后,女孩的父母互相埋怨,都认为是对方没有教育好女儿。“两人闹离婚了,我去做两人的思想工作。”邵莉还担负起照顾女孩的责任,找了一个安静的地方让女孩休养。她还把女孩学校里的知情人都告诫了一遍,让他们不要把这件事透露出去。

女孩高中毕业,邵莉帮她找了第一份工作。“后来,女孩辞职去做保险,没多久又回来托我找了一份工作。”邵莉很欣慰,她把女孩的人生损失降到了最低,让她能阳光面对生活。

看到独行的青少年,会特别注意

做“胖妈妈热线”时间久了,邵莉在街上看到独行的青少年都会特别关注。

10多年前的一天,邵莉散步的时候看到一个孩子背着书包坐在街边,低着头,当时天已黑了。邵莉就上前询问:“你怎么了,发生什么事了吗?”刚开始,孩子很抵触,不肯搭理她。邵莉也不气馁,给孩子买了面包牛奶,但孩子还是没理她,直接跑开了。

邵莉判断孩子是离家出走的。她四处寻找,终于找到了孩子。“我告诉她,我是胖妈妈,是来帮你的。你不相信我的话,旁边就是派出所,警察叔叔会帮你。”孩子终于跟着她来到了派出所,并在派出所住了一个晚上。

原来,孩子是宁海人,因为跟家里人发生矛盾,就离家出走来到宁波市区。“孩子有些细节普通人可能看不出,即使看出不妥也不会这么在意。”邵莉对自己的“火眼金睛”很满意。

女儿高考那天,她救了一名想自杀的女生

31年来最让邵莉感到有成就感的,是她挽救了几十名想要自杀的青少年。其中一个让她印象极为深刻,因为就发生在她女儿高考的第一天。

那天,她去接高考的女儿,还没赶到考场,就接到电话说有学生自杀,请她赶快参与救援。邵莉直接打车去了那所事发学校。那是一个女生,当时人在四楼,有人拉住了她。邵莉一口气冲到四楼,发现女生正又哭又闹,很不冷静。

“我让拉住她的人走开,自己走到窗户边,告诉女生,有什么事是需要自己去寻死的。你死了一了百了,痛苦的是你的父母。如果跳楼没有死,那更是每天都活在痛苦里。”邵莉说,听了她的话后,女生的情绪慢慢稳定下来,跟着邵莉来到了学校花园。

原因还是早恋,女生说,男生突然不喜欢她了。“我就说,你心智还不成熟,还不到谈恋爱的时候。等你长大懂事了,你肯定会发现,是那个男生配不上你。”一直交流到晚上9点,女生终于明白过来了。

邵莉那天回家的时候,女儿都已经睡下了。第二天,为了弥补女儿,她买了好多气球,上面写着“孩子们辛苦了”“高考是句号,人生是逗号”,让每个等待的考生家长人手一个,说好等孩子们考完出来,要说“辛苦啦”,然后再把气球爆掉,寓意翻开人生新的一页。“可惜的是,女儿那天居然从考场的边门出去了,没能感受我给她的惊喜。”邵莉稍显遗憾地说。

但让她欣慰的是,三四天后,那个本来想自杀的女生打电话来感谢邵莉。一年后,女生又给邵莉发来了信息,“她说,感谢我在她最痛苦的时候帮助了她。她现在要实习了,看到了人生的美好,而她差点错过。”

根据邵莉回忆,31年间,她与几万名孩子和家长进行了交流,现在,她每年还要举办40多场青少年心理健康和新丽人素养培育方面的讲座。她说,让每个孩子快乐健康地成长,是她为之奋斗一生的目标。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林伟通讯员 王谢雪 实习生 林润语 编辑 肖勇一审 戴晓燕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吕荣 终审 刘雄飞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