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规划面积197平方公里!甬江科创区规划批前公示,将打造“一带双心、三轴多组团”+七个创新单元

2022-03-24 19:53:08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视频制作:记者 周科娜

宁波甬江科创区,具有优良的山水生态环境、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巨大的开发潜力,是宁波建设现代化滨海大都市、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重要空间平台,也是宁波市域空间重构和功能优化的核心板块。

为进一步塑造甬江科创区科创引领新格局,构建科创生态圈,保障重点平台和现代化基础设施的落实,3月24日,宁波市资规局对《甬江科创区控制性详细规划》作批前公示。

区位图

规划总体功能定位为甬江科创区

规划区东至灵峰山、南至通途路-东环路-环城南路、西至望海南路-东昌路-世纪大道、北至绕城高速-雄镇路-海域,总规划面积约197平方公里。

规划区总体功能定位为甬江科创区,发展目标和愿景为科技创新策源地、高水平人才首选地、先进智造新高地。

规划打造“一带双心、三轴多组团”的空间结构,通过以点连线、以线带面的方式构建以科创为引领的新格局。其中——

“一带”为甬江科创活力带;

“双心”为甬江创新服务极核和甬江智慧研创中心;

“三轴”分别为创新产业联动轴、沿海产业发展轴和小浃江山水田园创新轴;

“多组团”分别为两联联动、功能协同的多个科创组团。

规划结构图

规划结合板块功能属性划分七个创新单元,分别为甬江科创启动单元、科教研发创新单元、科创技术转化单元、产城融合示范单元、沿海产业转型单元、都市田园创新单元和绿色石化综合配套服务单元。其中:

甬江科创启动单元,占地面积约40平方公里,重点聚焦总部科研、高端服务、对外合作交流、国际化服务等功能,高质高效开发建设;

科教研发创新单元,聚焦高等院校、高端实验室、科研院所、重点科研平台等功能,形成重要的科教研发集群;

科创技术转化单元,占地面积约18平方公里,聚焦技术服务、工业互联网、成果转化等功能,打造科创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集群;

产城融合示范单元,占地面积约25平方公里,聚焦高端装备制造和生活服务等功能,是甬江科创区重要的生产生活配套服务功能;

沿海产业转型单元,占地面积约26平方公里,聚焦绿色石化和智能制造等功能,推进滨海产业大平台的转型升级;

都市田园创新单元,占地面积约35平方公里,聚焦乡村文旅和生态开发利用,重点打造小浃江生态湿地和五乡生态智造片区;

绿色石化综合配套服务单元,占地面积约14平方公里,聚焦绿色石化科研和生活服务,是滨海产业大平台重要的后方配套服务片区。

七个创新单元划分图

拟重点培育四类科创主体

规划内容分为三个方面,分别是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力、提升未来城市吸引力,和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力。

强化科技创新策源力方面,拟构建基础研发到转化孵化到生产应用和全过程科技金融支撑的科创生态链条,重点培育政府科创平台、企业自主创新、行业联合创新和万众创新四类科创主体。聚焦国际前沿新材料、国家高端装备、长三角数字科技和科技服务、文化创意产业、创投产业、未来产业打造3+X产业体系。

提升未来城市吸引力方面,包含公共空间、服务设施和生活空间。

其中公共空间上,以蓝绿空间为底,落实翠屏山到东钱湖山湖纽带与分段主题营造的七彩甬江,形成区域性的十字山水骨架;构建“山湖纽带+片区绿轴+线型绿带”三级蓝绿网络和“滨江绿道+郊野绿道+山体绿道+链接绿道”四类慢行空间。

服务设施上,建设4个综合服务圈、16个组团生活服务圈和6个专业型产业服务圈,高标准推进生活生产服务圈建设;以服务人群为导向打造10个城市公共交往空间,结合布局金融商贸、文教体卫、一老一小等系统性服务设施;在甬江科创启动区布局包括国际医院、学校、社区、体育中心、文化交流中心在内的国际化科创综合服务设施。

生活空间上,营造组团化、特色化的生活空间,打造8个常规生活组团、8个特色生活社区。

提升基础设施支撑力方面,拟完善高速路、快速路、轨道交通的网络化建设,加强与长三角主要城市、市域主要枢纽间的快速联系;梳理内容交通体系,总体形成“八横八纵”的骨架路网结构;设置多级绿道体系,探索水上交通、跨江特色交通等,塑造山水共生的慢行交通体系。

绿地与公共空间规划图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周科娜 编辑 肖勇一审 程旭辉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赵鹏 终审 杨静雅

关键词: 规划面积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