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发布会现场。
随着国际、国内毒情形势变化,浙江面临着传统毒品与新型毒品叠加、网上传播与网下蔓延交织、毒品输入渠道增加等严峻形势。日前,浙江省十三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浙江省禁毒条例》,并将于5月1日起施行。
3月29日,《浙江省禁毒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新闻发布会在杭州召开。据介绍,本次修订坚持问题导向、需求导向,注重体现浙江特色,对破解长期制约禁毒工作瓶颈具有重大意义。《条例》加强了对“笑气”等非列管新精神活性物质的监督管理,并首次立法明确教育主管部门应当将禁毒知识纳入中考考试范围。
禁毒知识纳入中考范围
不会额外增加学生负担
青少年群体一直是禁毒宣传教育的重点人群。由于青少年是毒品接触的高危人群,不仅对新事物容易好奇,分辨能力又弱,因此,拒毒要从预防吸第一口开始。
浙江省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田梦海表示,人大调研中有不少家长和教师都提出,对于青少年,特别是未成年人,应当更新教育理念,更多重视对青少年交通安全、消防安全和毒品预防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从浙江情况看,早在2015年就明确要求将禁毒预防教育知识纳入相关考纲与考题,不少地方已将禁毒知识纳入中考范围。
田梦海解释,这次条例修订将浙江的这一做法通过立法予以确认,将有力推动浙江青少年毒品预防教育工作。
有人担心,这样规定是不是与当前推行的“双减”政策相冲突?从目前实践做法来看,将禁毒知识纳入中考范围并不会额外增加学生负担,因为禁毒知识的考察不设定硬性的分值量化要求,主要是通过灵活多样的各种形式,在历史、社会·道德、法治、科学等中考试卷中设计相关考题,与相关知识的考察相结合。对于青少年禁毒宣传教育来说,考试不是目的,关键是让学生青少年能够真切了解毒品的特性以及危害,时刻保持警惕,远离毒品。
有些易成瘾有害物质没被“列管”?
正在制订更详尽更具体管理措施
近些年,我们常在媒体上看到“女孩吸食笑气成废人”“警惕!新型毒品可伪装成蘑菇、邮票、口香糖”等新闻。
事实上,我国对毒品是实行目录式管制,只有正式“列管”之后才能作为毒品进行打击。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没被“列管”的物质,也具有与毒品相似的成瘾性和危害性。
如何管理此类尚未“列管”但易成瘾、危害大的有害物质?新的《条例》有何针对性规定?
记者了解到,2018年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就下发了加强新精神活性物质治理的意见,这个意见也是全国首个针对新精神活性物质、以政府层面出台的管理规定,之后浙江省禁毒委又陆续开展了化学实验室、核磁共振波谱仪等管理,对网购平台、娱乐场所易流通传播的环节采取了很多治理措施,积累了一些工作经验和基础。
浙江省公安厅副厅长刘静解释,《条例》作了4点明确规定。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向广大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群体全面普及其危害性以及防范知识;二是通过编制禁毒监控物质清单等方式,加强对这些物质的全面监管,对它的生产、流通、使用、进出口等环节,都要进行监管,防止被非法使用;三是加强相关科研环节的规范管理,要求有关单位发现这些物质后,要及时向公安机关报告;四是加强检验检测,确保日常工作能够及时发现,并且要及时采取相关的措施。
《条例》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把这项工作纳入了法治化的轨道。目前浙江省公安厅正会同相关部门抓紧研究,制订更加详尽、更加具体的管理措施,把各类风险隐患降到最低,坚决不让这些物质蔓延成害。
加强禁毒社会工作者队伍建设
打通“最后一公里”
据统计,从2018年至2021年,浙江全省累计破获毒品案件1万多件,抓获毒品犯罪嫌疑人1.8万余人,缴获毒品2.7吨,累计查获吸毒人员达到6.8万人次,人民群众对禁毒工作的满意度达到了98.95%,禁毒形势总体稳中向好。
“经过多年的禁毒斗争,我省禁毒工作积累了丰富的执法实践,探索出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做法。”浙江省司法厅副厅长方腾高表示,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毒品问题综合治理的工作机制,细化基层组织禁毒工作措施,鼓励社会力量参与禁毒,不断提升禁毒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
值得一提的是,《条例》对落实禁毒工作“最后一公里”的禁毒社工作了进一步规范。目前,浙江省共有专职禁毒社工3500余人,但存在着力量薄弱、专业性不强、职业上升通道狭窄以及收入偏低、稳定性差等问题,给禁毒工作长远健康发展带来了一些不利的影响。
“对吸毒人员,我们不能只满足于‘管住’,还要努力帮助他解决思想、生活等各方面的问题。” 刘静表示,禁毒社会工作要更加精细,对吸毒人员的服务管理要更加专业,这些都离不开一支优秀、高效的禁毒社工队伍。
为进一步发挥禁毒社工队伍作用,《条例》规定:县(市、区)人民政府应当建立禁毒社工统一管理制度,实行统一招录、统一调配使用,加强职业培训,保障其工资福利、社会保险、健康体检等待遇,防范和减少职业风险,对获得全国社会工作者职业水平证书的禁毒社工纳入专业技术人员管理范围。
刘静表示,下一步,浙江省公安厅将会同财政、民政、人社等相关职能部门,认真研究,制定完善具体办法,将这一制度落到实处。
《浙江省禁毒条例》主要内容
来源 宁波禁毒微信公众号一审 庞锦燕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徐叶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