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 记者 薛曹盛
“非常时期,太感谢你们了!”4月7日下午,刚从定点医院做好血液透析的张先生由120转运,回到鄞州区世纪花园小区,双方还约定了下一次的就医时间。
鄞州在“三区”成立临时医疗点
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4月5日上午,鄞州殷家花园出现一例阳性感染者,殷家社区被划为“三区”,人员只进不出,这可把需要定期做透析的张先生急坏了。
“我每周一、三、五需要到医院做透析,出不去可怎么办?”当天,殷家社区公共卫生院医生林淑红接到居民张先生的求助电话。“你别急,我们想想办法!”林淑红一边安抚张先生的情绪,一边立即联系潘火街道防疫指挥部。
“‘三区’住户有8000余人,有不少老人和小孩,一些老年人需要定期买药或到医院就医,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应该想办法解决。”潘火街道防疫指挥部相关负责人说,在疫情防控期间,一些急症患者和慢性病人群的就医配药成了一大难题。当天,近百位志愿者“大白”组成的小分队在动员居民做核酸检测时,摸底了解居民诉求,尤其是看病就医的特殊需求。社区同时设立专线,接听居民诉求。
“疫情期间的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尤为重要,特殊时期更不能落下每一位有医疗需求的居民!”鄞州区卫健局副局长朱宇说,为满足疫情期间“三区”居民正常的就医需求,卫健部门紧急抽调由外科医生、内科医生、ICU医生、放化疗科医生等5位医生组成的特殊小分队进入“三区”,成立殷家花园临时医疗服务点,对居民的就医需求按轻重缓急做科学排序部署。
“这里有孕妇需要做产检!”“这里有位鼻咽癌病人需要放疗!”……志愿者们不断传回消息,临时医疗服务点很快就收集了100多条居民就医购药需求。
开辟紧急闭环就医通道
已帮助60多位居民成功就医
“管控区有位抑郁症患者断药了,需要配药。”“联系下他的主管医生,为他加急开药,或者能不能通过互联网医院配药解决……”
宁波大学附属人民医院副院长张逸是临时医疗服务点负责人,他发现“三区”内有不少肿瘤病人。“其实患者除了实际所需的医疗资源,还有内心的焦虑,我们为他们协调医疗资源的同时,更需要给他们安慰和鼓励,解决问题本身就是治愈的过程。”
张逸的做法是尽量做到信息对称——“我掌握多少信息,也让你充分了解”,把需要等待的时间,以及整个闭环管理的流程向家属交代清楚,让他们心里有底。
对居民的医疗需求,工作人员都会详细记录。对需要就医的居民,根据患病情况,联系定点医院,开辟紧急闭环就医通道。比如,居民需要就医,全程由120点对点接送至定点医院,回到小区由防疫人员接送回家,全程做好环境消杀和闭环管理。
连续两天,ICU医生刘士一对梳理工作已经非常娴熟,他把居民一个个紧急的就医需求汇聚成一张表格。他深知,这张表格的背后是千家万户的难言之隐和燃眉之急。
“非常时期,我们要帮助他们解决形形色色的医疗需求,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有时候一个医疗需求就需要打十几通电话,对他来说,最畅快的就是在每个医疗服务需求后面打上勾,备注:已解决。
7日清晨,潘火街道金桥水岸花园出现一例确诊病例,小区实施封控管理,只进不出,两位医生组成的临时医疗点随即成立,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盼问题。
截至7日18时,两个临时医疗服务点已累计为近60位居民开通闭环通道成功就医,并为300多位居民提供送药、护理、问诊等医疗服务。
居民写下需要购买的药物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薛曹盛通讯员 董婷婷 陈怡 编辑 庞锦燕一审 戴晓燕二审 雷军虎 三审 赵鹏 终审 王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