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很多天了,上海疫情未平,宁波又接二连三地爆出本土病例,涉疫人员的轨迹范围一个比一个广。很多人说,每天一睁眼就像在开盲盒,不知道哪天就困在“三区”。
三个春天了,为什么疫情还没有过去?在一线苦熬的心力交瘁间,在计划一次次被打乱的焦头烂额中,在对不确定性的茫然焦虑里,总有人说,既然“动态清零”那么艰难、那么辛苦,为什么不索性“放开躺平”算了?
因为“动态清零”是迄今为止最符合中国国情的科学防控手段,也是对民生底线的坚持。看看那些重症病例数,截至4月5日24时,在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报告中,重症病例有75例,比前一天多了12例,这是近10天来重症病例增加最多的一天。而4月6日又增加了10例,也是自2021年2月份以来的最高,其中包括需要有创呼吸机支持呼吸的危重型患者。好在4月7日,又减少了8例。我们特别在意这上上下下的数字,是因为这是一个个具体的、正让家人日夜悬着心的生命。
“动态清零”是现阶段基于我国当前疫情形势的最佳选择,之前的救治情况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对高龄患者、合并严重基础病患者等特殊人群具有严重威胁,对于长期卧床、血液透析患者等基础情况差、免疫力低的人群威胁更大。
很多国家的死亡人口中包含了较大比例的老人与儿童。而和发达国家相比,我国每千人拥有医生数量与ICU病床拥有量差距明显,想想身边不再硬朗的老人和需要保护的孩子,想想那些细微风险可能导致的生命代价,想想谁都不愿失去的至亲至爱,我们只能把可能的苗头扑灭在萌芽之时、成灾之前。
“放开躺平”后的世界很可能不像有些人想象的那么美好,在那些最早宣布放开的国家,预想中商店恢复运营、公司重新运行、市场正常运转,实际上员工因病根本无法上班,又何谈复工复产。放开了,未必就能“说走就走”,美国年初宣布停飞航班就多达上万次,只因为有数千名职员在家养病。“大辞职”(Great Resignation)时代已成了美国近期劳动力市场的一个热词。
我们那么渴望一切回归正常,但现在放开真的能一切如常吗?只有发现一起就扑灭一起,才能减少疫情对人民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危害,最大限度地平衡社会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之间的关系。
“动态清零”是国家与人民齐心协力的成果,应当维系好、守护好。从猝不及防到迅速稳住阵脚,再到“动态清零”,我们一直在积极探索更为科学合理、效果显著的防疫方式,以求代价更小、效能更大。我们能够明显地感受到那些努力和改善,做核酸越来越方便、我们也越来越熟练了;方舱医院正以最快的速度落地;大家都在积极配合流调溯源与管控安排,志愿者往往“公示即满”……
我们走了那么远的路,之后每一步,不该越来越坚定么?相信党和政府,“动态清零”会更快速、更精准。
“动态清零”,还需要每个人齐心协力——打疫苗、打疫苗、打疫苗,重要的事再说三遍;注意卫生,守好大门小门,别让一个人的任性抹杀千万人的艰辛;战疫“手拉手”,尽可能帮助身边的人,也设身处地推己及人地体谅同胞的困境。不要相互地域黑,不要隔岸观火冷嘲热讽,因为我们是一个整体,休戚与共,血脉相融。
一转眼,抗疫到了第三个年头,我们没有想过战线那么长。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长征,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时代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手里,我们一定要接得稳、跑得远,不麻痹、不厌战、不松劲,把未来要攥在自己手中,而不是交给不确定的冀望。
相信长征过后会有更好的生活,相信万水千山走过,春天就不会错过,因为春天在我们的口罩下面,就是我们经历的每一个拼尽全力的当下,在烟火升腾的人世间。
镇海蛟川高速路口,执勤人员查验往来车辆。通讯员王军摄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张伟方樊卓婧 编辑 庞锦燕
一审 卢科霞二审 李秀芹 三审 徐叶 终审 陈剑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