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 记者 陈烨
“我们会继续抓防疫,不留漏洞!”
“这块牌子挂着,是对我们的肯定呢。”
……
4月15日,在北仑区新碶街道大港工业社区,经月度创评,首批30家“无疫企业”挂牌。这些企业纷纷积极表态,会继续配合社区做好防疫工作。
大港工业社区是全国首家纯工业社区,辖内有546家企业、近10万名员工。今年3月,社区推出“无疫企业”创建标准,开展规范化创评工作。虽然这与产能、产量无关,但其背后,是企业为疫情防控下的苦功夫,以及为之而形成的你追我赶的争创氛围。对企业和员工来说,安全感更足了。
“无疫企业”是这样子的
当天,大港工业社区党委书记朱红明一行奔波在园区,为在“无疫企业”规范化创评中获得五星点赞的30家企业挂牌。
宁波美博进出口有限公司接过“无疫企业”授牌
今年3月,为压实企业主体责任,大港工业社区开启创评工作,下发的“十有”“十做到”创评标准覆盖疫情防控方方面面,也刻画出了这个园区“无疫企业”该有的样子。
“2020年以来,我们经历了几次疫情,园区企业有‘实战’经验和工作方案,但在规范化和精细化方面还存在不足。我们要求企业做到‘十有’‘十做到’,每月通过自评、互评、巡查相结合的方式,对企业打分。每项5分,总计100分。95分及以上的,当月给予‘无疫企业’5个点赞并挂牌亮显;得分在90分到94分的,给予4个点赞;得分在85分到89分的,给予3个点赞,以此类推。”采访中朱红明解释。
“十有”是疫情防控的基础要求,指的是有防控工作方案、有防控应急预案、有应急防疫志愿队伍、有员工防护和关爱措施、有体温检测措施、有物资保障措施、有疫情病情报告措施、有宿舍管理和环境清洁消杀措施、有宣传教育措施、有境外货物和食品安全措施。
园区企业开辟快递外卖寄存区,并定期进行消杀
“十做到“则要求企业深化防控工作,包括实时更新现有员工数量和信息,关怀关爱宿舍区居家隔离人员等,以及设立几个专区:测温验码区、外卖快递寄存区、临时隔离区、防疫宣传区。
疫情下,于企业而言,筑牢“防控线”就是守住“生命线”,创评标准更像是一份指南,指导企业如何规范防疫管理行为。
以宁波美博进出口有限公司为例,该企业对照创评标准,最终评分为98分。据悉,此前,外卖小哥可以将外卖直接送达服务前台,如今企业在门岗处设置了寄存区,外卖、快递统一送到这里,同时放置消毒水和一次性手套,员工领取时必须先进行消毒,严格实行无接触配送。
园区企业“小门”管控普遍良好,食堂设置了隔板就餐
数字解码:10+266+257
10名社工,面对546家企业,怎样推进“无疫企业”创评工作?大港工业社区用的是数字解码:10+266+257。
社区将整个园区划分为10个基础网格,由10名社工包片负责,下设266个微网格。在500人以上企业、小微企业集聚区、宿舍公寓楼又下设了257个颗粒网格。各层级的网格长由各企业党员、HR带头担任。
“颗粒网格大部分是小微企业,入驻在我们辖区的22个小微工业园。这些企业大多规模小、人员少,所以在‘无疫企业’创评中,我们以各个小微工业园为网格单元进行开展。”朱红明说,这项工作能持续推进,依靠的是“党建+网格”三级联动机制。在社区党委牵头下,每月通过“微网格自评、党建联盟互评、社区党委不定期巡查“进行打分比拼,将各企业充分调动起来,通过握指成拳、一网统筹,发挥联防联控的效果。
通过这一个月来不定期的巡查,社区工作人员发现,园区企业“小门”管控普遍做得好,设置食堂的企业也基本都能做到错峰用餐制,但人员信息时时更新、宿舍区外来人员禁入等方面,仍是不少企业的薄弱环节。
首批“无疫企业”中,宁波博菱电器有限公司创评得分是98分,“失分”环节主要就在于人员信息的实时更新。“我们有两个厂区,目前员工加起来2600人。后勤人员相对固定,但产线工人流动性比较大。”在该企业担任微网格长的章菱炯坦言。为了把这块工作做扎实,该企业划细小单元作战体系,将颗粒网格建立到车间、班组。
“创评只是一种形式,我们希望这个大家园始终是安全的。”朱红明表示,企业只有拥有了从严从紧的防控意识和细致到位的防控举措,才能真正抵御每一次可能出现的疫情。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陈烨 文/摄
通讯员 陈红 黄琪媛 编辑 李晓颖
一审 薛曹盛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徐杰 终审 杨静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