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多名集卡司机,一口气给北仑这群社工送了10面锦旗:“我们想说的话都在上面!”

2022-04-17 14:42:27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10面锦旗、10束鲜花、10箱矿泉水、10盒医用口罩、50套防护服……4月17日上午,北仑区新碶街道芙蓉社区迎来了几位特殊的访客,搬的搬,抬的抬,一口气送上满满“心意”。

“谢谢你们一直耐心帮我们解决问题!”带队的人名叫王伟,是一名集装箱卡车司机,同行的5人也都是集卡司机,他们是代表60多位集卡司机专程前来的。

视频制作 记者 陈烨

集卡司机:想表达的谢意,全写在锦旗上

“为民服务暖人心,排忧解难似亲人”“同舟共济战疫情,共克艰难勇担当”……

按理说,表达感谢,送1面锦旗即可,但集卡司机们却一下送来10面,赠送对象除了“芙蓉社区全体员工”,每位社工都单独有一面。“我们想说的话都在锦旗上,一面哪够呀!”王伟说。

集卡司机们一下送来10面锦旗

芙蓉社区辖区内有不少物流企业,珠江路和进港路沿线有多个集装箱堆场,不少集卡司机就住在附近各小区。今年1月,北仑发现确诊病例,全区实施临时封闭管理措施,很多集卡司机的工作、生活受到影响。于是芙蓉社区建了个“芙蓉社区集卡司机群”,社工们化身“云管家”,为这个群体提供相关服务。

王伟告诉记者,他是4月初入群的,当时群里还没满员,但因为芙蓉社区服务的好“口碑”,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地其他辖区的司机也加进来,500人的群很快满员了。

一周前,王伟在群里提出送锦旗的想法,大家纷纷响应。于是他另外建了一个群,60多名集卡司机陆续加入,一场众筹“心意”的行动开启了。

“鲜花要不要?”“再买点防护物资吧!”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心意”名单越来越长。

10元、20元、50元,甚至上百元……群里不断弹出红包信息。来自安徽的孟政出了300元,专门委托王伟“私人定制”两面锦旗。

孟政在北仑跑运输5年了。“群里征集感谢语,我想了两句,但没被选上。可这两句是我想表达的,所以索性单独定制两面。”

他定制的锦旗,一面送给社工贺苏芸,一面送给全体社工。“没见过贺苏芸,但她每次解答问题都特别耐心。”疫情期间跑运输,哪里安全,哪里可能出现阻碍,但凡不确定的,孟政都会在群里问一声。每一次,都能得到及时回复。

杜敬弟出的钱最多,600元。他有一支车队,常常在群里咨询各种疑难问题。“这个群里的解答率几乎是百分之百。从早到晚,社工们都在。有一次我夜里11点咨询,竟然也有人回答。”

司机们或搬或抬,把沉甸甸的“心意”送进社区

社工:不分昼夜始终在线,当好“云管家”

在“芙蓉社区集卡司机群”,除了提供本地最新疫情防控政策、核酸采样点、“三区”范围等基础服务外,还有更“高阶”的服务,就是应对突发情况。

集卡司机最担心的是健康码和行程码异常,每次他们因变码而求助于社工时,社工会尽快一对一核实司机的具体行程,尽量找出变码的原因,并给出最合适的应对措施。

让社工贺苏芸印象深刻的有两件事。“之前西安疫情严重时,有位集卡司机接了西安的订单。出发前他问我们,那里可不可以去?我跟他说,根据防疫要求,回来以后有21天不能接生意。他一听,马上把订单退了,由此避免了停工损失。”

还有一名集卡司机,从外地返回后被集中隔离,结果吃不好也睡不好,就在群里询问能否申请居家隔离。居家隔离必须符合一人一套房的硬隔离条件,为此社工帮他对接了辖区一个公寓楼,让其妻子搬入公寓居住,然后让他回家隔离。“后来他跟我们说,吃饭都香了。”

“社区像我们的娘家!”这样感性的话,出自集卡司机们。

记者获悉,送锦旗这天,是集卡司机们与社工们的第一次线下见面。

“考虑到需求大,我们打算再组建一个群。”社区党委书记杨艳坦言,通过服务精准解决集卡司机群体的后顾之忧,是社区的分内事,意外的是,竟收获了如此温暖的回应。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陈烨 通讯员 陈红 张超扬一审 林伟二审 李秀芹 三审 赵鹏 终审 葛颖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