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社区团购”成为疫情下上海居民最主要的购物渠道,但是也有网友反映,社区团购“乱哄哄”,付款后商家或“团长”杳无音讯,“团长”私自加价、物品货不对板等现象时有发生,还有混迹在团购群里抢红包……
假“团长”诈骗80余人
近日,嘉定公安分局接群众举报,破获一起以社区团购为名实施诈骗的案件。
经查,犯罪嫌疑人龚某(男,33岁)在没有团购渠道的情况下,虚构自己已经承接某超市团购并担任“团长”,将团购套餐等虚假信息发布在微信群中,导致80余人被骗,涉案金额共计人民币4.8万余元。
目前,龚某因涉嫌诈骗罪已被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到案后,龚某已退款人民币2.3万余元,其余退款及案件侦办等工作,正在进一步开展中。
警方提醒广大市民,在社区团购过程中要核实相关情况,做好凭证留存,一旦发现上当受骗要及时报警。
混迹团购群“抢红包”
4月11日下午15时30分许,普陀公安分局甘泉路派出所接到辖区三位中老年人报警,他们发在某蔬菜团购群内的转账红包被一陌生人“抢”走了。
原来,这三名报警人都在下午加了同一个小区蔬菜团购群,由于手机支付操作不熟练,只会发送微信红包,所以在支付时三人均选择了在微信群内发送与菜价等额的红包,再由“团长”通过领红包收钱。
谁知三人在发送红包后,“团长”还未点收取就被群内一陌生人“抢”走。
起初,三人还以为是误点,善意地提醒该人将红包交还。岂料,这名“抢”红包的陌生人在得手后,早就退群逃之夭夭。
接报后,警方立即开展调查,很快发现与三名报警人居住在同一小区的男子范某有重大作案嫌疑。19时30分许,民警在小区某居民楼内将嫌疑男子范某抓获。
到案后,范某如实向民警供述了自己混进小区蔬菜团购群,盗窃三名报警人“红包”的犯罪事实。
原来,范某在该小区为某业主家装修,装修期间恰逢全市封控静态管理,便一直居住在业主家。4月11日下午,范某看到贴在大楼门口的一小区蔬菜团购群广告,便扫了二维码入群想买点菜。
入群之后,范某很快发现群里的群友以中老年人居多,大都不会跟团付款,只会在群内发红包付款给“团长”。看到那么多红包,范某头脑一热,竟忘记自己入群是为了团菜,兴奋地抢起了红包,在连抢3个后,迅速退群。
经过民警的教育,范某对自己一时冲动的盗窃行为后悔不已。目前,盗窃嫌疑人范某被普陀警方依法处理,案件正在进一步侦办中。
“热心团长”趁机加价,甚至都不是本小区居民
网友小Y此前团购过一份155元的蔬菜套餐。包含:一颗卷心菜,半个西红柿,半根白萝卜,一颗青菜对半切,两根黄瓜。
△155元蔬菜套餐
小Y表示:“疫情期间,真的也不知道给你分配套餐的人是否健康,特别是西红柿,如果切成半个都无法自己加工清洗……”
家住虹口的团长小J表示,他们小区之前来了一个职业“团长”,拼命让大家跟单买东西,价格还不低。起初大家没警惕,后来才发现他并不是小区的居民,还兼顾了隔壁几个小区的“团长”。可谓是专职“团长”,于是他就愤怒地自告奋勇做起了团长义务帮大家一起团购生活必需品。
内容综合新民晚报、上海法治报、东方网等
一审 曾梅 二审 李秀芹 三审 赵鹏 终审 陈剑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