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记者 黎莉
4月16日晚,几则好消息陆续传来——鄞州、海曙、江北相继调整“三区”范围,部分区域解封。很多人的生活又回到了原来的轨道上。
而在刚刚过去的这一周,由于疫情多点式爆发,不断有“三区”产生,全市餐饮也禁止堂食……这让外卖行业进入高压状态。4月17日,记者采访到了美团的一个站点,它这一周的经历或许也是全市外卖行业的一个缩影。
“一天之间,我的兵只剩一半了”
永丰路上的燕尔天一北站,是美团外卖的一个网点。4月17日下午,记者来到这个网点见到站长徐凌康时,他刚刚结束午高峰的调配工作,眼神中流露着疲惫感。回想近一周,他用“一场措手不及的战斗”来形容。
燕尔天一北站负责周边3公里多范围内的美团外卖配送,主要取餐点覆盖天一、鼓楼等商圈,站里常驻着90位外卖小哥,正常的时候,每天有2000多单业务,算得上是个中型的网点了。
4月10日,受疫情影响,原本按部就班的配送工作被打乱了。“我们与江北区仅隔一条姚江,距离来福士1.3公里,平时那个区域的不少外卖就是我们负责的。当时,因未及时了解防控信息,导致30多位配送员工在经过相关路段时被标记了‘黄码’。”徐凌康说,加上之前樱花公园片区、关爱小区等地封控时被隔离在家的一些员工,他手下的“兵”只剩下40多位。
徐凌康为骑手开早会,强调防疫和行车安全。黎莉 摄
“人均工作量增加80%以上”
4月10日,几乎在江北宣布“三区”的同时,全市餐饮企业开始全面禁止堂食。这无疑又给外卖配送大幅增加了工作量。
不出所料,自4月11日起,暴增的单量就向各个外卖配送网点涌来。以燕尔天一北站为例,之后的几日,日单量均维持3200单左右,比之前增长30%以上。在缺少人手的情况下,高峰期,每个“骑手”平均工作量增长80%以上。
“骑手”刘师傅是徐凌康站里的“单王”,在刚刚过去的一周里,他总共接了600单。最多的一天,仅中午他就接了40多单,比一般“骑手”正常一天的单量还要多。而这些订单中有不少是来自“三区”的。
此外,由于当时出入商业区需要出示场所码和48小时核酸,这也延长了取餐时间。
在这段特殊时期,站里的几位负责人每天一早都要收集“骑手”们的健康码、核酸检测情况,并通过晨会叮嘱大家行车安全和防疫安全。同时,通过更人性化管理,及时舒缓“骑手”们的心理压力。
“确实太累了,一手业务,一手防疫,每个人都绷着一根弦。”这段时间,徐凌康每天七时多开始处理站内事物,晚上9时才能结束工作,累得旧病复发。
没有堂食的时候,外卖小哥成了连接餐饮和消费者的纽带。黎莉 摄
随着市区本轮疫情得到有效控制,4月14日以来,各区防疫政策陆续作出调整,不少“骑手”也开始回归岗位,外卖配送网点的运力逐步提升。
不过,徐凌康对前段时间配送过程中出现的一些状况也感到很无奈。“因为防疫需要,很多小区的外卖不让送进去,只能送到小区外的集中点存放。但不少消费者对此没能给予理解,给了不少“骑手”差评。”徐凌康说,差评会影响骑手的“分”,在接下来的接单中“跑腿”费用会被相应减低。这将直接影响“骑手”的收入。“希望大家能理解‘骑手’们的难处,多给他们一些关怀。”
徐凌康还希望社区或有关部门能关注外卖、快递、环卫等一线人员,开辟一个专门的核酸检测点。
整装再出发。黎莉 摄
来源 东南财金 记者黎莉
一审 张波 二审 林兴科 三审 周立明 终审 陈剑虹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