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束隔离的时候,他们给工作人员留下了25封信……

2022-04-19 21:47:01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视频制作:记者 张晓曦

4月19日零时,余姚发布公告,即时起解除黄家埠镇高桥村后李家“三区”管控措施。而此前,黄家埠镇一所小学的50名一、二年级的小学生,曾作为次密接者被送往余姚马渚镇某隔离点集中隔离。

他们在隔离点是怎么度过的?当记者采访马渚镇隔离点负责人时,他发给了记者25封信。这25封信为我们揭晓了答案……

8岁小女孩,又一次被集中隔离

其中一封信是8岁的小雅写的,写了近400字,一笔一划,写得非常认真。

小雅写的感谢信

小雅妈妈说,4月6日凌晨5点多接到学校老师电话,说小雅是次密接者,要被集中隔离。考虑到孩子还小,可以允许一位家长陪同前往。

小雅妈妈当时就懵了,“去年11月我们因为上虞疫情曾被集中隔离了14天,怎么这次又中招了?”孩子爸爸在外地工作,这次又只能像上次一样,妈妈带着小雅和弟弟一起去隔离。

4辆大巴车载着孩子、家长和老师共107人,驶往隔离点。

到达隔离点后,走进房间看到,大床上蓝色的动漫床套、企鹅玩偶、磁吸飞镖盘、带有滑滑梯的上下铺儿童床,这些立马吸引了两个孩子。午饭菜肴也不错,有鱼有肉有蔬菜,还有餐后水果和酸奶。这也减轻了小雅妈妈对长时间隔离的担忧。

小雅和弟弟、妈妈住的房间

“大白”们每天早晨准时来给孩子测核酸

接下来的几天,偶有孩子不适应拉肚子、发烧,家长一在群里询问,很快就有驻点医务人员穿着防护服上门察看,为他们申请药物送上门,孩子也逐渐好转。

每天早上6点多,医护人员都会上门给孩子们测体温、做核酸,下午再测一次体温,对身体不适的孩子他们会特别关注。

孩子们上网课后认真写作业

第二天,孩子们准时上起了网课。原以为他们会迷恋电视和玩偶,谁知孩子们注意力集中,作业效率甚至高于平时。看到家长在群里发的照片,隔离点的工作人员也放下心来。

25封感谢信感谢“大白”们

那几天气温突然蹿上30℃,隔离酒店的中央空调因疫情无法使用,房间里异常闷热,有孩子精神萎靡、食欲不振。驻点医生探望后,给孩子申请了治疗中暑的药物,工作人员又给每个房间送去了扇子。

他们的贴心关爱让大家感受到了清凉,但小雅却发现了一个问题:“我们热得都快中暑了,叔叔阿姨穿着防护服,他们是不是更难受?"

小雅没有看到答案,但是记者看到了“大白”们脱下防护服后的样子:里面穿着的短T前胸后背都汗湿了,戴了两层手套的双手都快泡“熟”了……

“大白”脱下防护服时衣服都湿透了

隔离点负责人坦承,团队34人来自余姚市马渚镇、余姚市委组织部、政研室、应急管理局、公安局、余姚市人民医院等单位。隔离人员有300人,尤其是要照顾50多个孩子,这是他们从未遇到的情况,压力不小。

“好在通过家长和老师的配合,我们圆满完成了任务。还有家长在房间里开起了抖音直播,看到他们和孩子一起开心的样子,大家既欣慰又羡慕。我们中间有好多人都快一个月没有回家了,也好想和自己的孩子在一起。”该负责人的话听来让人鼻子酸酸的。

“大白”在给走道做消杀

4月12日,得知第二天就可以解除隔离回家了,小雅立即问妈妈:“能给‘大白’写封感谢信吗?他们太好了!”

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小雅的那封信。小雅的举动也得到了师生们的积极响应。

7岁的小琳也写了一封信,不会写的字就用拼音代替;还有孩子给“大白”们画了像,称赞他们是“最美逆行者”……

小琳的汉字+拼音版的感谢信

整整25封师生的感谢信,有的用房卡别在了门上,有的压在了桌子上,有的孩子在临上车前交给了工作人员,还给他们深深鞠了一躬……

临走前,孩子把感谢信交到工作人员手上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张晓曦

通讯员 娄彦 编辑 诸辰一审 徐佳菁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吕荣 终审 杨静雅

关键词: 工作人员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