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 记者 鲁威
4月17日,在宁波支援上海的爱心蔬菜包中,一位宁波老人写的信件成为上海抗疫中的一个“热点”,引发网友大量点赞,并得到央媒关注。
4月20日,记者从奉化教育部门获悉,经过奉化退休教师协会溪口分会会长王海维等人的确认,这位送笋支援上海的老人就是溪口亭下中学退休教师毛佰钧。
毛佰钧1946年出生于衢州,后随父母赴上海读书生活,家里6个兄弟姐妹,他是老大。1962年,毛佰钧跟着父亲离开上海回到老家溪口界岭村。临行前,毛佰钧还特地去南京路上走了一圈,很是不舍。
之后的60年,除了上世纪80年代回过一次母校闸北中学外,他再也没有回去过。但是,他的心中始终记挂着这个地方。
1974年,毛佰钧被派到界岭学校任教,并分别在石门、岩头、许东等多所学校任语文老师,最后在亭下中学当了5年生活辅导老师。2007年,毛佰钧退休后,与老伴在溪口镇定居。
退休后,毛佰钧的日子过得低调而充实。今年77岁的他,每天都要收看1—2小时的新闻,了解最新资讯,侍弄田地。
尽管离开上海这么多年,但毛佰钧对上海这个“第二故乡”的感情未变。今年3月,上海暴发疫情,毛佰钧从报纸、电视上了解到上海居民因疫情等原因生活困难。于是,他就和家里人说了自己的心事。
在奉化居敬小学当老师的大女儿毛亚青了解到有家慈溪企业正在发动爱心人士,要支援一批物资运去上海。于是,毛佰钧就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联系了爱心人士,并成功对接上。
4月15日,毛佰钧和老伴早上5时就起床,坐车回到界岭,挖了近200公斤雷笋回来。两人和家人、邻居一起剥笋、洗笋、烤笋,忙到晚上11时多。第二天,毛亚青把做好的140多瓶油焖笋送到了慈溪,加入到援沪物资中,也附上了毛佰钧的手写信。“这些油焖笋的数量不大,算是宁波的特产,也是我的一片心意,为上海人民抗疫加油鼓劲”。
采访中,邻居告诉记者,毛老师是个热心肠,但也非常低调。“他以前做过农活、木工,样样精通。”
同是退休教师的溪口退教协会负责人王海维说:“毛老师心态很年轻,很有活力!很热心!”
前几年,溪口镇治理茗山江,毛佰钧带头发动居民自发捐款,并重新做河埠头。
在采访中,毛老师也希望上海人民能早日战胜疫情,过上安心的生活。
相关报道:
宁波支援上海的爱心蔬菜包里,藏着一封手写信!这封信在网络刷屏了!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鲁威王冬晓
通讯员 严世君 乌雯雯 王林威 傅新欣 编辑 李晓颖
一审 林伟 二审 雷军虎 三审 杜春景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