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化的爷爷奶奶们,我们收到你们送来的油焖笋了。我是拌着面条一起吃的,很好吃!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的爱心……”1分多钟的感谢视频里,5岁的上海小朋友孙熙源奶声奶气的话语,给这则温暖了沪甬两座城的“网红”爱心故事增添了一份温柔的感动。
视频由受访者提供
4月17日,上海市慈善基金会收到了3000箱来自宁波的援沪蔬菜,随着蔬菜包而来的,还有140多瓶奉化特产油焖笋,以及一位宁波奉化老人给上海人民的手写信,信件落款是“一位热爱上海的老人”。这几天,这封情真意切的信在网络上刷屏了。事后,本报记者找到了这位匿名支援上海的老人,他是溪口亭下中学退休教师毛佰钧。毛老师说,自己只做了一件小事情,“希望用小小的油焖笋,为上海人民抗疫加油鼓劲。”(点击查看原文报道→油焖笋和手写信支援上海的老人找到了!他是奉化溪口76岁退休教师毛佰钧)
4月21日傍晚,上海市慈善基金会工作人员给记者发来了一则来自上海市民的感谢视频,视频来自闵行区新虹街道的孙先生一家。
原来,140瓶油焖笋被随机放置到了这批援沪蔬菜包里,负责配送、分发的工作人员都无法确定哪些居民能收到油焖笋,“这简直就跟开盲盒一样”。多番打听之后,工作人员找到了其中一户收到油焖笋的居民,也就是孙先生一家。
刷屏的手写信
孙先生一家收到的蔬菜包
“19日上午,我们收到了社区送来的蔬菜包,打开一看,里面除了番茄、莴笋等新鲜蔬菜外,还有一瓶油焖笋和一封信。”孙先生在电话里告诉记者,他们一家看完信件之后十分感动,也非常感恩,“我们定居上海多年,这次因为疫情,小区已封闭了5个星期。这份来自宁波的蔬菜包,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了人间真情。”
“我的岳父岳母也都是教师,他们把信读了好几遍,还读给我5岁的大儿子听。”孙先生说,当天中午,他们就打开了这份油焖笋佐餐,感念于这份真情,大家几乎都舍不得吃。
“我们和孩子一起读这封信,并拍摄下这段视频,一方面是表达我们诚挚的感谢,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将这份爱心、这份温暖传递出去!”孙先生说。
5岁的上海小朋友孙熙源在视频里感谢奉化的爷爷奶奶
记者了解到,4月21日,毛佰钧和老伴又烧制了一大锅油焖笋,期待能再送到上海。“现在家里已有七八十瓶笋,目前在烤制的还有三四十瓶。”对于手写信的走红,毛佰钧坦言,他感受到了大家的支持和善意,“感谢家里人和邻居,还有送笋到上海的爱心人士,在他们的帮助下一起完成了这件美好的事情。”
21日晚上,在看到来自上海的“回信”视频后,毛佰钧马上录制了回应的视频。他在视频里表示,看了来自上海的视频后很感动,希望疫情结束后,大家能来到奉化实地品尝新鲜出炉的油焖笋。
毛佰钧也录制了回应的视频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王思勤 鲁威通讯员 陈海英 王海维 乌雯雯 编辑 庞锦燕一审 房伟二审 任晓云 三审 赵鹏 终审 杨静雅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