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制作:记者 邹鑫
“今后要是再发现‘甬优’的种子被假冒伪劣,由宁波市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指导我们维权,我们就可以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育种科研工作中了。”4月25日,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晓燕为宁波市公安局牵头成立的这个工作站拍手叫好。
当天,宁波市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揭牌仪式在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举行,宁波市公安局联合宁波市市场监管局、宁波市农业农村局为该工作站揭牌。
近年来“仿种子”问题突出
企业维权不易
宁波市农业知识产权保工作站是非营利性社会组织,是专业从事农业知识产权维权的服务机构,旨在为会员单位搭建沟通协作渠道,让他们与宁波市政府下属知识产权保护职能部门及专业知识产权服务机构形成联动,依法规范维权,逐步提升我市农业知识产权的综合竞争优势。
揭牌
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综合行政执法队处长周宏华告诉记者,之所以要成立这个工作站,是因为近年来套牌侵权的假种子、实质相似的“仿种子”问题依然突出,既侵害了品种权人的合法权益,严重制约种业自主创新,也给农业生产用种带来潜在隐患。
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就饱受“仿种子”困扰。王晓燕说:“农业是一个‘露天工厂’,很容易发生知识产权遗失。我们发现亲本种子被偷,市场上出现类似于我们‘甬优’的品种。”大量的假冒伪劣种子让公司苦不堪言,“为了维权我们找到农业执法大队,但他们工作有局限性,行政执法受限地域管辖,无法开展纵深链条式打击。”
直到去年,宁波市公安局联合多个部门破获了这个案件。
种子和大米
去年宁波公安破获8起种业知识产权案件
据了解,去年,宁波市公安局经侦(知产)支队联合多个部门,破获了8起种业知识产权案件。宁波市公安局经侦(知产)支队副支队长吴寒冰说,当时在浙江省公安厅食药环知犯罪侦查总队的指导下,紧密联动宁波市农业农村局综合执法队,联合鄞州公安分局经侦大队组成专案组,行刑结合,有力打击了侵犯农业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
“案件横跨浙江、江苏两省,涉及宁波、台州、金华、嘉兴等多地,系列性侵犯宁波种业股份有限公司和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研发的‘甬优系列’杂交水稻种子知识产权。” 吴寒冰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案件共抓获犯罪嫌疑人9人,依法取缔涉案网店5家,查获假冒水稻种子24吨,涉案金额达157余万元,有力打击了侵犯农业知识产权的违法犯罪行为,切实维护了国家粮食安全。
稻子
宁波的国家植物新品种越来越多
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的认识尚不足
近年来,宁波市在包括植物新品种权在内的农业知识产权领域取得了快速发展,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显著。
据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公布的数据,截至去年底,宁波市获得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94个,“三品一标”农产品总数达到1662个(其中绿色食品277个、农业地理标志农产品20个)。特别是在宁波种业自主创新育种方面,不断取得新突破,培育出了甬优系列杂交水稻、微萌系列瓜菜、宁波獭兔、振宁黄鸡、岱衢族大黄鱼等一大批特色优势种业产业,全市种业产值居全省第一,主要农作物和畜禽良种覆盖率分别达98%和96%以上。
但宁波的农业创新型企业对知识产权保护认识不足。“从我市农业知识产权保护现状来看,还存在农业知识产权知识认知不足,保护意识不强,侵权现象时有发生等问题,特别是农业知识产权专业性强,被侵权后调查取证复杂,维权难,缺乏有效的维权机制。” 周宏华说。
今年,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得到了更多重视。4月24日,农业农村部等七部门联合召开了保护种业知识产权打击假冒伪劣套牌侵权视频会议,鄞州区农业农村局作为基层执法部门在会上发言,介绍了农业执法服务种业振兴的做法和经验。
4月25日,宁波市农业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站揭牌成立。吴寒冰表示,将通过多个部门联手努力,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强知识产权保护,优化营商环境,综合运用刑事侦查、行政监管、经济判罚、技防布控等多种手段实施全域保护,对侵犯农业知识产权、干扰农业科技创新的突出问题重拳出击。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邹鑫
通讯员 徐超 编辑 李晓颖
一审 郑昕玮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赵鹏 终审 刘雄飞
关键词: 知识产权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