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6日是世界知识产权日。2021年,宁波市专利授权量72390件,同比增长19.5%,其中发明专利授权量7819件,同比增长46.4%。至去年底,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38289件,同比增长25.3%,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视频制作 记者 王思勤
宁波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的《2021年宁波市专利统计分析报告》显示,我市去年专利创造量质齐升,创新发展总体积极向好,不过,仍存在地区专利创新发展不平衡、部分企业的专利创新参与度偏低等问题。
各区(县、市)专利创新发展不平衡
知识产权是创新能力的重要标志。去年,全市专利创造量质齐升,创新发展总体积极向好。不过,从区域分布看,各区(县、市)专利创新发展不平衡现象明显,2021年排名后五位的区(县、市)授权发明专利仅占全市总量的6.41%。
在授权发明专利方面,鄞州区领跑各区(县、市),当年授权量为1592件,杭州湾新区、江北区紧随其后;杭州湾新区增幅显著,同比增幅达到 156.28%,授权量为1184件。
从有效发明专利来看,鄞州区、高新区、江北区的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居各区(县、市)前列;杭州湾新区有效发明专利总量增量明显,同比增长66.74%。
从高价值发明专利来看,鄞州区在各区(县、市)中名列前茅,当年高价值发明专利量达到1681件,江北区、高新区位居第二、第三位。杭州湾新区高价值专利数量增长迅速,同比增长51.98%。
区(县、市)授权发明专利及有效发明专利情况
智能家电、电子信息、高端装备产业创新活动密集
在产业布局方面,智能家电、电子信息、高端装备等优势产业创新活动密集。
空气调节、光学元件、家用炉或灶是2021年授权量最为集中的三个领域,占比分别为7.00%、2.66%和 2.55%;智能家电行业的厨房用具、家用炉或灶授权专利数量增长迅速,同比增速分别达到 220.83%和 210.94%。
空气调节、塑料的成型或连接、借助于测定材料的化学或物理性质来测试或分析材料三大领域专利储量位居前三,光学元件、高分子化合物的组合物紧随其后。智能家电、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246” 万千亿级产业是宁波市专利最为集中的领域。
宁波市授权发明专利及有效发明专利 IPC 分类号排名
创新主体梯队格局明显
企业是宁波最主要的专利创新主体。数据显示,2021年,有78.81%的授权发明专利,专利权人为企业。大专院校、科研机构为专利权人的授权发明专利也有一定占比。
2021年授权发明专利权人类型分布
2021年企业发明授权量梯度分布
去年,获得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在100件及以上的企业有4家,分别是宁波方太厨具有限公司、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奥克斯空调股份有限公司和吉利企业研究院(宁波)有限公司,这 4 家单位授权发明专利总和达到了企业授权发明专利总量的近四分之一。另外,有 1694 家企业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在1至5件之间。
宁波2021年授权发明专利数量排名前10的企业专利权人
不过,仍有部分重点企业的专利创新参与度偏低。截至2021年12月,全市8834家规上工业企业中有2730家企业拥有有效发明专利19615件,超全市有效发明专利总量的一半,但尚有29.35%的高新技术企业、69.09%的规模以上企业有效发明专利为零。
在大专院校及科研机构中,宁波大学、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的授权发明专利数量分别为466件、391件,明显高于其他单位。
专利技术转化应用日趋活跃
在专利运用方面,去年,宁波市共发生专利转让行为8534次,较去年增长7.89%,共发生专利许可行为784 次,较去年增长1812.20%。专利技术转化应用日趋活跃。
宁波专利技术对周边地区辐射显著。专利转让行为中,有40.82%的转让为市内转让,35.72%为由宁波市转出至其他地区,23.46%为由其他地区转入宁波。宁波市专利技术流出主要集中在东南沿海地区,浙江省、江苏省、山东省是排名前3的专利技术转出地。
企业技术扩散推动专利许可行为活跃。2021年,企业许可人许可专利占总许可数量的比例达98.85%,共许可专利775件,2020年该数据仅为25件。绝大多数的专利许可发生在宁波市内,有95.79%的被许可人来自宁波本地。
(本文表格来自2021年宁波市专利统计分析报告)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 王思勤
通讯员 金燕 编辑 李晓颖
一审 郑昕玮 二审 雷军虎 三审 徐叶 终审 刘雄飞
关键词: 发明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