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马宣传片(组委会提供)
(资料图片)
12月18日上午,鄞州银行·2022宁波马拉松将在东钱湖鸣枪开跑。根据天气预报,本周末我市将遭遇寒潮大风冰冻天气。记者从甬马组委会了解到,届时主办方将进一步加强赛事服务保障,有公共医疗和第三方急救团队两支主要力量参与赛事急救的指挥管理和联合作战,并备有热姜汤、热水、暖宝宝、保温毯等,以防运动员发生失温现象。
那么,严寒气候下参加马拉松比赛,作为运动员的跑友们该注意些什么?宁波晚报记者就此采访了宁波市体育科学研究所康复治疗师、宁波市“健康宁波行动”专家咨询委员会专家成员李居权。
李居权曾在国家女子拳击队、国家田径队、国家男子举重队等多支队伍从事医疗康复保障工作11年,随国家队参加国内外各种赛事,主管队员取得优异成绩,其中在2016年里约奥运会上,其主管队员石智勇获得男子举重69公斤级冠军,夺得宁波历史上第一块奥运会金牌。本次甬马比赛期间,他和市体科所的同伴们也将为跑友们提供专业的保障服务。
2015首届甬马场景(资料图)
针对本周日参加甬马赛事的跑友们,李居权提醒大家务必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已经较长时间没有系统性训练和参赛经历的跑者,千万注意比赛要量力而行。
李居权建议,每位选手在参加比赛前,最好进行一次身体状况评估,建议到专业机构接受心肺功能评估、骨关节肌肉伤病筛查等,及时掌握自己的身体状况。
其次,做好最充分的参赛准备工作,包括保暖衣物等装备的准备和后援团支持等。
“比如,运动衣裤尽量是有利于排汗的材料,外衣则应该防寒保暖。尤其提醒大家低温情况下跑步一定要注意做好头部防护,要准备好足够保暖且不影响呼吸的头部防护装备,能够罩住耳朵且厚薄适中的帽子、头巾,或者薄脖套、面罩等。”李居权说,在终点处最好有后援团准备好棉大衣、羽绒大衣等,以便及时保暖和更换衣物。“剧烈运动之后,人体的免疫能力会有一个下降的过程,我们叫‘开窗期’,这时候一不小心就容易感冒、生病,所以达到终点应立即擦干身体更换内衣,然后穿好保暖外衣。”
他也给出了冬季不同气温下参加跑步运动时穿衣的具体建议:
10℃以上,短袖或无袖T恤/短裤;
4到10℃,轻薄运动衫/全长跑步裤;
-1到4℃,长袖T恤/跑步裤/运动衫;
-6到-1℃,长袖T恤/跑步紧身裤/保暖衫/外裤/轻便跑步夹克/帽子/保暖手套;
-6℃以下,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还是建议待在家里吧!
第三,热身运动应该更充分,注意做好运动前的肌贴保护,对肌肉抽筋、肌肉拉伤做必要的紧急处理措施准备,比如绷带、冰袋、电解质胶囊或饮料等。
“任何季节参加运动都应该先热身,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运动损伤风险。冬天气温很低,建议热身时间比往常增加10分钟到15分钟。起跑出发前,热身运动的效果要达到身体微微出汗。”李居权说。
第四,注意运动中和运动后补水,在补充一些运动饮料的同时,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姜茶。
第五,参赛过程中感觉有任何不适,都应该立即向赛事医疗保障等工作人员汇报并寻求帮助,以避免出现身体损伤、身体失温等现象。
“另外,野外山区气温会更低,另外可能还会有冰冻、湿滑等因素带来的安全隐患,参赛过程中务必小心。”李居权认为,无论健身还是比赛,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无论是哪个年龄段的运动者,最好都给自己配置运动手表、运动手环等,这样就可以持续进行运动心率监测,可以更好地评判自己的运动量。希望每一位参与者都安全完赛。”
2019年甬马比赛场景(资料图)
新闻链接——
关于本届甬马赛事服务保障方面的安排
记者从2022宁波马拉松组委会了解到,关于赛事医疗保障,目前有公共医疗和第三方急救团队两支主要力量参与赛事急救的指挥管理和联合作战。
整个医疗团队建有专门的指挥系统,设置了医疗总指挥、首席医疗官、救护车医疗组、医疗站组、赛道骑行急救组、医疗观察哨组等,并配有统一频率的对讲机和AED定位系统。全赛段共安排22辆救护车,设置24个医疗救护点,共安排医护人员约140人。
第三方急救团队公开招募了拥有红十字会或者AHA(美国心脏协会)急救证书的50名身背AED(自动体外除颤器)的赛道骑行急救人员,360位由志愿者组成的赛道观察哨,以每隔150米—200米安排1位观察哨、每500米-700米至少安排1位赛道骑行急救人员的密度投放,在赛道上移动保护参赛运动员的安全。
赛事当天共招募竞赛志愿者一千余名,志愿服务岗位涉及起终点外场指引、防疫测温、参赛包存衣区、欢乐跑、半程马拉松、马拉松选手检录、人墙、起跑带、收容车、冲刺带、氛围营造、名次牌奖牌发放、完赛物资发放、拉伸区、完赛及摆渡车指引、20个饮水饮料和能量补给站等。
为了防止运动员发生失温现象,组委会备有热姜汤、热水、暖宝宝、保温毯等,同时志愿者们将根据选手身体情况向首席医疗官报告,再由医疗官确定救援方式对其进行救援。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戴斌 编辑 肖勇
一审房伟 二审 庞锦燕 三审 任山葳 终审 王籍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