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春晚·亮点 | 捡拾千年遗响,青瓷乐舞重光

2023-01-18 10:02:02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视频制作 记者 顾嘉懿

2023宁波春晚中,青瓷瓯乐相关节目在播出后引发全网好评。“太美了,这就是宁波版的《只此青绿》!”有观众兴奋地说。

晚会上,与瓯乐相关的节目集中出现在以展示宁波文化符号为主题的第二篇章,以瓯乐《寻宋》以及女子群舞《秘色宋韵》为串联。


(相关资料图)

瓯乐《寻宋》 记者 杨辉/摄

瓯乐《寻宋》融合了多种表演方式,情景剧、器乐演奏、舞蹈演绎,加上多媒体的视频效果配合,“巧剜明月染春水,轻旋薄冰盛绿云”的青釉色击中了所有观众的审美。

女子群舞《秘色宋韵》 记者 杨辉/摄

越窑青瓷瓯乐是一种极具宁波地域特色的器乐表演形式。

当晚的节目,用情景表演的方式再现了瓯乐重光的一段历史。

2001年,著名作曲家何占豪参观上林湖越窑青瓷遗址时,被青瓷瓯乐深深吸引,立下了弘扬和发展瓯乐的宏愿。

在他的影响下,瓯乐这种独特的艺术形式受到音乐界的广泛关注,一大批知名作曲家慕名而来。顾冠仁、徐景新、周成龙、傅沛华……专家学者云集,一起为瓯乐的“重生”出谋划策。

情景剧表演 记者 崔引/摄

“目之所及是历史,俯仰之间是文明。”表演者的台词生动还原了当年的场面,敲响了千年乐章的回音。

2007年,《越·瓷风》破空而出。这首乐曲以唐代陆龟蒙的诗为创作题材,由曾担任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击缶而歌》音乐设计及编导的著名音乐人张仰胜作曲,展现了越窑开窑的盛况。16位乐团成员同时演奏瓷片琴、瓷编钟、瓷盘、瓯碗、瓷笛、瓷埙、瓷磬等10多种乐器,表达了人们的喜悦之情。

该作品获得了当年度的第六届中国艺术节群星大奖,从此开启了瓯乐发展的新阶段。

因为《越·瓷风》的成功,2009年3月,慈溪瓯乐团正式成立,辉耀唐宋的青瓷瓯乐再一次惊艳世界。

章均立、丁钊年、朱娅芳、昝昊……在一代代瓯乐人的接力下,乐团不仅仿制出瓷瓯、瓷鼓、钮钟、编磬、镇纸琴等20多种可用于演奏的青瓷乐器,还创排了《听瓷》《听见良渚》等一系列精品力作,并走出国门,远赴美国、德国、法国、新加坡等十几个国家开展文化交流。

“越瓯碎了,藏与荆棘荒草间,沉于清湖淤泥中,依旧是带着文明光泽的瓷片。即使无法修补,也会保存着高贵的光芒,即使被人敲成碎片,也能清澈地回响。”这就是瓯乐。

慈溪瓯乐团副团长朱娅芳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当晚《寻宋》节目的器乐演奏可以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的演奏清脆空灵,以考古出土的乐器演奏为主;第二部分则是热闹的打击乐,更加契合春晚的氛围。”

而在紧随其后的女子群舞《秘色宋韵》中,21位舞者化为一件件“青瓷”,动静之间,诉说着千年的繁华与风雅。

女子群舞《秘色宋韵》 记者 崔引/摄

“正常来说,这个节目编排出来需要一个多月,但为了给广大市民上好这道新春文化大餐,全体舞者克服种种困难,‘啃’下这道硬菜。”宁波春晚舞蹈总监刘蔚在接受采访时表示,“这支舞蹈,需要舞者运用大量的腰部、膝盖、手臂等肢体的力量,因动作幅度较大,受伤是难免的。但大家都觉得能通过春晚舞台的这个节目来展现宁波厚重的、独特的地域文化,再苦再累都值!”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顾嘉懿 编辑 李晓颖

一审房伟 二审 任晓云 三审 卢科霞 终审 葛颖

关键词: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