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3年,A股“红包行情”如火如荼展开。截至1月18日,上证指数年内累计上涨4.37%,深证成指累计上涨7.21%,创业板累计上涨8.40%,沪深300累计上涨6.68%,上证50累计上涨6.63%。
1月19日,沪深两市低开高走,各大股指纷纷红盘报收,北向资金净流入94亿元。
兔年近在眼前,A股休市的锣声也即将敲响。
(资料图片)
“最近的行情在给股民发‘大红包’,不少板块开始活跃,我担心持币过节会错失机会。”有股民表示。但也有股民担心春节期间外围市场出现变故,计划节前乘行情尚可减仓或暂时清仓,已回避节后风险。
那么,投资者到底应该持股过年还是持币过年?
不少机构认为,随着指数大涨,且伴随交投活跃,节前市场乐观情绪持续升温。
中信证券表示,当前,A股正处于做多窗口期,高频数据验证与基本面预期形成正反馈,强化了市场增配氛围。
历史数据显示,近10年,A股春节后5个交易日上涨概率达70%,沪指仅在2013年、2020年、2021年春节后出现下跌。
截至2023年1月9日 来源:Wind
“节后“开门红”将是大概率事件。”甬兴证券财富业务部产品经理程亮说,据历史数据统计,春节后,电力及公用事业、纺织服装、基础化工、轻工制造、食品饮料、通信、综合等行业表现最优异,上涨概率高达90%。而传媒、国防军工、煤炭、家电、银行等行业上涨概率偏低。但每年的宏观政策、经济运行状况各不相同,还需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比如,今年以来,房地产行业表现优异,节后能否延续强势值得关注。
截至2023年1月9日 来源:Wind
程亮表示,通过上述统计,持股过节获得正收益的概率较高。主要判断依据如下:
一是,当前,A股市场估值仍处于历史偏低水平,沪深300、创业板指分别接近2010年以来28.6%、16.6%分位数;
二是,随着疫情影响逐步减弱,以及稳增长政策逐步发力,2023年,我国经济的相对优势将凸显。去年11月以来,“聪明资金”北上资金呈现持续净流入趋势,预计这种态势还将持续;
三是,房地产等政策利好在市场中有了充分反映,去年11月以来市场反弹明显,有望继续发酵。
不过,程亮称,没有任何一笔投资是100%完美的。投资者应把握市场走势,以史为鉴,坚持长期投资和合理配置的理念。
来源 东南财金 记者王婧
一审 张波 二审 殷浩 三审 周立明 终审 陈剑虹
关键词: 业内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