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速看:风风雨雨几十载,小紫菜孕育共富梦

2023-02-16 10:50:16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在鄞州区瞻岐镇,紫菜养殖已经有半个多世纪的历史。这两天,在瞻岐镇附近的浅海,一排排紫菜漂浮在海面上,工人们驾驶着船只,有序地收割紫菜,这是这一季紫菜的最后一茬收割季,紫菜养殖户李光珠正跟随丈夫柴军波出海。每年紫菜收割从10月持续到次年2月,收割期长达四个多月。每年头茬和最后一茬,夫妻俩都会亲力亲为。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头茬紫菜品质是最好的,但操作很关键,关系到接下来几茬紫菜的品质。” 李光珠说,最后一茬紫菜是“末班车”,采收的同时,要检查养殖区域的设施设备和水域情况,赶在下一季育苗之前完成修复更新。

在海上收割紫菜有专用的船,船上自带收割机器,将绳网平整地套到船上。船往前行驶,绳网上长长的紫菜就会被收割到船里。说话间,一艘收割船已经满载而归,工人们把新鲜紫菜用网袋分装,搬运上车,它们将被运送到紫菜加工基地,进行清洗、脱水、烘干等。

李光珠养殖紫菜有近30年了,她和丈夫还是因为紫菜走到了一起。现在妇唱夫随,两人分工合作,相当默契——柴军波在海上负责育苗养殖和技术把关,李光珠则盯紧收割后的加工、包装等后续工作。在这片养殖海域,夫妻俩奋斗了将近20年,慢慢将“藤叶紫菜”这块招牌打出了名堂。

每年10月,头茬紫菜出水,市场供不应求。“ 头茬紫菜多采用自然晾晒,在光照下自然风干的紫菜口感细腻,能更好地锁住鲜味。”李光珠说,紫菜收割后必须在8小时内完成脱水,遇到阴雨天,只能选择机器烘干。

紫菜从育苗到采收,要经过40多天的生长周期。通过人工管理,可最大限度地提升紫菜的色泽和口感。正是这种精细的人工养护和优越的海洋生长环境,造就了藤叶紫菜鲜嫩清甜的独特口感。目前,“藤叶紫菜”拥有养殖基地2400余亩,年产新鲜紫菜近30万公斤,可实行养殖、加工、包装、销售一体化作业。

“我们都是瞻岐人,从小看着父辈养殖紫菜、晒紫菜,因为紫菜,我们相知相爱,紫菜对我们而言承载着更多的意义。” 他们的养殖基地还是鄞州区巾帼文明岗,李光珠一直有个共富梦,让家乡的紫菜养殖业从小打小闹转向集约式发展。 这些年,“藤叶紫菜”还与宁波大学合作,成为该校水产养殖专业的实践基地,在紫菜养殖增产提效方面共同攻克技术难题。

现在,“藤叶紫菜”基地就有不少工人来自村里的养殖散户,还吸引了一些农村妇女。“她们在基地能学到养殖技术,就可实现家门口就业。”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薛曹盛

通讯员童诗涵 编辑 潘雯婕(实习)

一审徐佳菁 二审 雷军虎

三审 钱浩 终审 陈剑虹

关键词: 风风雨雨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