逾期超90天,即归为不良!“最严”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新规出台,7月1日起施行

2023-02-22 08:39:45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商业银行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以下简称《办法》),将于202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

《办法》旨在进一步推动商业银行准确识别、评估信用风险,真实反映资产质量,提出金融资产按照风险程度分为五类,分别为正常类、关注类、次级类、可疑类、损失类,后三类合称“不良资产”。


(资料图片)

与现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引》相比,《办法》拓展了风险分类的资产范围,提出了新的风险分类定义,强调以债务人履约能力为中心的分类理念,进一步明确了风险分类的客观指标与要求。同时,《办法》针对商业银行加强风险分类管理提出了系统化要求,并明确了监督管理的相关措施。

此次发布的《办法》,2019年4月30日至5月31日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与征求意见稿相比,《办法》主要在四方面进行了完善:

一是,进一步明确分类资产的范围,将银行交易账簿下的金融资产以及衍生品交易形成的相关资产排除在《办法》适用范围外;

二是,进一步厘清金融资产五级分类与会计处理的关系,明确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为不良资产;

三是,进一步优化部分分类标准,对交叉违约、重组资产等条款进行调整与完善;

四是,进一步细化实施时间与范围,合理设置过渡期,提出差异化实施安排。

根据现行《贷款风险分类指引》,风险分类以单笔贷款为对象,同一债务人名下的多笔贷款分类结果可能不一致,既可以是正常类、关注类,也可以分为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

《办法》则要求商业银行对非零售金融资产进行风险分类时,应以评估债务人的履约能力为中心,债务人在本行债权超过10%分类为不良的,该债务人在本行所有债权均应分类为不良;债务人在所有银行的债务中,逾期超过90天的债务已经超过20%的,各银行均应将其债务归为不良。

逾期天数和信用减值是资产质量恶化程度的重要指标。《办法》明确规定,金融资产逾期后应至少归为关注类,逾期超过90天、270天应至少归为次级类、可疑类,逾期超过360天应归为损失类。《办法》实施后,逾期超过90天的债权,即使抵押担保充足,也应归为不良。从信用减值看,《办法》参考借鉴新会计准则要求,规定已发生信用减值的资产应进入不良,其中预期信用损失占账面余额50%以上应至少归为次级,占账面余额90%以上应归为损失。

银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表示,以债务人为中心并非不考虑担保因素。对于不良资产,商业银行可以依据单笔资产的担保缓释程度,将同一非零售债务人名下的不同债务分为次级类、可疑类或损失类。对于零售资产,考虑到业务种类差异、抵押担保等因素影响,银行也可以对单笔资产进行风险分类。

《办法》公布后,在金融业内也引起了相当大的关注。本地某监管人士表示,“贷款风险分类指引到金融资产风险分类办法的变化,影响深远。”

冰鉴科技研究院研究员王诗强指出,与《指引》相比,《办法》更加关注第一还款来源,对于逾期超过90天的资产,即使抵押物充足,也将划归不良,这对商业银行来说是考验。预计未来,商业银行非零售信贷逾期率会有所上升,未来不良资产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来源 东南财金 记者周雁

一审 诸新民 二审 张波 三审 周静 终审 葛颖

关键词: 金融资产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