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速看料】去年以来宁波半数交通事故跟这事有关,交警专项整治3个月!中年老司机更易犯错

2023-03-01 18:47:54
来源:宁波都市传媒网

开车使用手机,看似微小的动作,却会让驾驶员分神,车辆在短时间内处于“盲驾”状态,已成为影响道路交通安全的一大潜在“杀手”。


(相关资料图)

视频制作 记者 张贻富

3月1日,宁波交警通报说,即日起,交警部门将全面开启“开车使用手机”整治行动,为期3个月。

数据为证

半数事故因它而起,哪些人更会犯错

在下午的新闻通气会上,交警部门公布了一组数据,或能警醒广大驾驶人,“开车使用手机”有多可怕——

据统计,2022年至今,全市发生涉及机动车一般道路交通事故3897起,其中有涉及机动车驾驶人驾车时使用手机分心驾驶违法行为的事故1962起,占比超过50%,造成人员死亡占机动车事故死亡人数的56.6%。

从这些事故的肇事驾驶人分析,年龄在30周岁-39周岁群体分心驾驶事故相对较多,占比34.3%;其次是40周岁-49周岁的驾驶人,占比24.7%;再次是18周岁-29周岁和50周岁-59周岁的,分别占比20.6%、16.6%;60周岁以上的最少,只占比3.9%。

从驾龄上看,10年以上驾龄的驾驶人占绝大多数,占比61.2%;其次是驾龄在3年-10年的,占比32%;3年以下驾龄的“新手”最少,只占6.8%。

从性别上看,“开车使用手机”等分心驾驶引发事故的,男性也是“遥遥领先”,占比高达85.8%。

从驾驶人性质看,普通驾驶人(非职业)分心驾驶占绝大多数,占比87%;职业驾驶人相对更加会集中注意力,分心驾驶占比13%。

从肇事车辆类型来看,小型普通客车占绝大多数,占比73.2%;轻重型货车肇事占比18.3%,大中型客车肇事占比1.6%。

从事故发生的道路类型来看,城市道路和县乡村道事故分别占比44.5%和46.4%;国省道发生的事故相对较少,只占比9%。

从事故发生的时间分析,早晚高峰时段,事故占比相对较高,其中6时至9时和16时至19时事故分别占比22.6%和20.5%。

再来看看“开车使用手机”有多危险

据交警部门介绍,开车使用手机,看似微小的动作,却会让驾驶员分神,车辆在短时间内处于“盲驾”状态,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一起来看下面的案例。

2月14日中午,江北人民路,路口车辆排队缓行,后方一黑色小车却未减速,径直撞了上去,造成三车追尾事故。“看了一眼手机”,在执勤人员的询问下,驾驶员承认自己在使用手机。

2月8日上午8时左右,穿山疏港高速出口,一辆货车在行驶过程中逐渐偏离正常方向,直至撞上护栏处才紧急停下,事故造成车辆、护栏不同程度损坏。经调查,货车驾驶员在驾驶时使用手机,分心驾驶导致事故发生。

海曙交警大队崔警官告诉记者,一项实验显示,开车时速达到60公里时,低头看手机3秒,就相当于盲开50米,一旦遇到紧急情况,刹车至少需要20米。尤其放在特定的交通环境下,就会变成一个大事。

还有研究表明:开车时接打手机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比正常状态下高出4倍,追尾概率增加1倍,大脑的反应速度比酒驾还慢30%,注意力下降37%,刹车反应慢19%,变更车道的能力下降20%,年轻人驾驶时看手机相当于70岁的老人在驾驶车辆。

整治3个月

别再开车用手机了

鉴于此,宁波市公安局交通警察局宣布自3月1日起全面开启“甬安二号”驾驶机动车使用手机违法专项整治行动。

据了解,此次专项整治行动为期3个月,交警部门将以事故多发路口(段),学校、医院、商业综合体周边等人群密集区,高速公路、国省道、快速路等为重点区域,严查驾车中通过手持方式操作移动电话、看视频等违法行为,营造高频高压严管态势,最大限度抑控该类违法行为对道路交通安全带来的风险隐患。

交警提醒,驾车中通过手持方式操作移动电话,指的不仅仅是拨打接听电话,收发短信、观看手机视频、操作手机软件、拍照片等情形,都属于开车使用手机这一违法行为,一经核实,都将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被处以罚款50元、记3分的处罚;若因上述行为造成交通事故,则会被处以罚款200元、记3分的处罚。

交警部门建议广大驾驶员养成良好习惯,开车时尽量不去碰手机。确有需要接打电话,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使用蓝牙耳机或车载蓝牙,避免影响正常驾驶;或寻找最近的停车位,将车辆停放稳妥后,再使用手机。

来源 宁波晚报 记者张贻富通讯员徐莹莹 编辑 肖勇

一审郑昕玮 二审 庞锦燕 三审 卢科霞 终审 陈剑虹

关键词: 交通事故

[责任编辑:]

为您推荐

时评

内容举报联系邮箱:58 55 97 3 @qq.com

沪ICP备2022005074号-27 营业执照公示信息

Copyright © 2010-2020  看点时报 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使用,违者必究。